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动物药的特点

动物药的特点

动物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族人民在应用动物药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动物药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其种类多,为重要的是对人的生理活性,一般要比植物药强,用之得当,在防治疾病、保健康复等方面可以获得显著的效能。动物药具有如下特点:

(1)显效性:动物药药理活性较强,用于临床疗效卓著。特别在活血化瘀、滋阴补血、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及清热利湿等方面尤为常用而效佳,己引起国内外医药界高度重视。例如,鹿茸为补阳药之首,具有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等功能,临床用于阳揍滑精,宫冷不孕,神疲羸瘦,畏寒作冷,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等症。据研究,鹿茸含有雌二醇、雌酮、胆固醇、卵磷脂等多种有效成分;并发现鹿茸的不同部位其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均不同,其中以主干顶部浸出物的生物活性最强,脂类、氨基酸及还原糖等有效成分含量也最高。

(2)特需性:有的动物药具有独特功效,适于某些疾病临床治疗的特殊需要。,不少疑难病症以动物药治疗往往可收到较为理想的疗效。例如,在癌症治疗上动物药大有可为,抗癌药物的筛选研究中,就有数十种动物药被列为研究对象。现在,已研制出斑鳖为主药的抗癌药剂并用于肝癌、肺癌等治疗。

(3)广泛性:动物药种类多,临床应用广,适于多种疾病的防治与保健康复强身壮体需要。动物药因属血肉有情之品,多可滋补人体精血与调整有关功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范围与效用广泛,能适应多种临床运用。

(4)群众性:动物药源于人民群众,源于生产实践,有着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广大群众有着生产、加工与应用动物药的丰富经验,整药用动物的应用与发展史充分反映了动物药的群众性。

(5)紧缺性:动物药有不少来源于珍稀名贵药用动物,特别是一些功效奇特、特需性强的动物药,如虎骨、豹骨、犀角、麝香、牛黄、熊胆等,随着生态环境恶化,不合理开发利用,盲目捕猎等故而导致资源日益枯竭,有的甚至濒临绝灭危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的1800多种药用动物中,不少来源于濒危动物或珍稀动物。如在麝香等33种因资源少而紧缺的常用药材中,动物药则多达25种,占75%。因此,解决动物药,特别是珍稀名贵动物药的紧缺性是当前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6)开拓性:动物药的应用,最初是在为生存生活需要而应用与发现的,并从“以脏补脏”的朴素思想和实践经验出发,将动物的内脏进行简单加工后用以防病治病与强身健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药的应用与发展得到不断深化。从药用品种上、用药部位上、用药功效上、综合利用上,以及代用品研究开发和从陆生动物药到海洋动物药的拓展等方面,都取得极为可喜的成效,开拓性极强。特别是药用动物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生化制药与生物工程技术及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发展,前景更为喜人。

猜你喜欢

  • 扶阳燠土治腹泻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

  • 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

  •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技术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

  • 阴囊潮湿治验一则

    吕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某,男,47岁。阴囊潮湿反复数年,春夏较重,秋冬较轻,内裤每日一换,但阴囊潮湿依旧,食纳不佳,体胖腹大,平素喜饮酒,舌体胖大,苔黄白,舌根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处方:萆薢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石菖

  • 应用经方须注意药量配比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自古流传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说中医治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必须药量轻重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药量”,不仅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更重要的是指药量间的配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