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天来了得提防冰箱病少吃上火食物睡前要盖被

秋天来了得提防冰箱病少吃上火食物睡前要盖被

今报郑州讯 昨天,郑州下了一场零星小雨,穿短袖走在街上,会觉得手臂发凉,午后2时,郑州气温只有22.3℃。天气征兆表明,秋天来了,夏秋之交,疾病多发,尤其得提防“冰箱病”。

昨天,黄河以北和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许昌、平顶山、南阳七地区阴到多云,部分地区有零星小雨或小雨。场小雨也下到了郑州,虽然连地面都没完全打湿,却让人感到初秋的凉意,穿短袖走在街上,会明显感到手臂发凉,多人关掉了室内忙了一夏的空调。

气象专家介绍,郑州市昨天14时气温只有22.3℃,这是因为刮着3到4级的北风,而且没有日照,气温偏低。由于有零星小雨,空气湿度大,天气较凉,人体略感不适。

气象专家告诉记者,立秋过后,又是“冰箱病”的高发季节。不少人因为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频频引发肠胃炎等急性病。专家贴心提示,最好能“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同时,大鱼大肉等容易上火的食物尽量少吃,吃海鲜和烧烤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度。

专家同时提醒,初秋时节,温差很大,所谓“中午开空调,晚上盖被絮”,这种气温的骤降,就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诱因。夜晚入睡前,一定要盖上被单、毛巾被等抵御夜凉侵袭。

猜你喜欢

  •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五苓散治秋泄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清上镇下治耳鸣耳聋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

  • 经方时方合用治愈颈淋巴结结核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

  • 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