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药防治非典科研预案培训工作启动

中医药防治非典科研预案培训工作启动

本报讯(记者马骏)为加强全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协作网络建设,提高中医药科研基本素质,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非典研究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0月27日在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六大区中医药防治非典临床研究预案培训会议,北京、四川、陕西、吉林、上海、广东的中医药科研管理人员和专家出席会议。

中国中医研究院翁维良、刘保延等就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要点作专题报告。广东省中医院张忠德根据抗击非典的经验和亲身体会,介绍了以人性化语言编写解除SARS病人无助情绪的《患者手册》。各位专家根据临床科研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修改完善了《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者手册》、《病例摘要表》和《患者手册》,作为全国六大区中医药防治非典的培训内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副司长苏钢强在会上指出,要重点做好临床研究的顶层设计,坚持统一设计方案、统一分析数据的原则,加强质量控制,科学评价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效,并迅速推广临床治疗方案。做好中西医结合防治非典的科研预案,加强培训,建立科研协作网络,夯实工作基础。

猜你喜欢

  • 中暑发病骤急,抢救应及时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急性疾病,其特点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中暑严重,体温大多在39℃以上,患者面色苍白,有昏厥等症状。如果发现中暑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让患者喝一点

  • 药膳调理失眠

    莲子百合瘦肉汤。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莲子性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

  • 中医治疗痔疮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任何年纪都可发病,但随着年纪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们国家,痔是最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

  • 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应注意的问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