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健脾益气治疗顽固性尿频、尿失禁、遗尿案 高社光从脾胃论治疑难病验案(1)

健脾益气治疗顽固性尿频、尿失禁、遗尿案 高社光从脾胃论治疑难病验案(1)

高莉 孟宪红 高敬力 河北省鸡泽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编者按:高社光是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遵东垣“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旨意,从脾胃论治疑难病证,获得较好效果。本版今起将陆续介绍高社光从脾胃论治疑难病医案4则。

高某某,女,19岁,农民。2010年9月6日初诊,患者及其母述,于2002年秋末冬初时,无明显诱因,患尿频,尿急,每15~50分钟上厕所一次,夜间睡眠时多尿床。患者极为痛苦,被迫休学。曾辗转邯郸、石家庄、北京数家大医院诊治,未能确诊。曾服诸多中西药物,罔效。刻诊:尿频、尿急难忍,时有尿失禁,夜间多尿床,口渴不敢饮,困倦不敢睡。伴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日2次,形体瘦小,面色萎黄、憔悴,舌淡,苔少,脉细弱无力。遵吴鞠通先生“气虚下陷,门户不藏,加减补中益气汤主之”。处方:黄芪20克,党参12克,当归10克,焦白术12克,炒山药12克,升麻6克,炒枣仁15克,菖蒲10克,远志6克,鸡内金12克,金樱子15克,桑螵蛸15克,生龙牡(先煎)各30克,炙甘草6克。7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另处方:五倍子(焙)30克,硫黄15克。共为细末,每次取5克,取大葱白15克捣烂,与药粉混匀,每晚敷脐部,外用塑料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并对患者进行精神鼓励,嘱其能食即食,想饮即饮,树立病愈信心。

二诊:服上药,纳稍增,大便已成形,尿频明显减轻,能坚持1~2个小时上一次厕所,已无尿失禁,偶有遗尿,仍有尿急感,精神较前好转,舌淡苔薄白,脉细数较前有力。既效仍宗原法不变,上方去枣仁加覆盆子12克,乌药6克。再进7剂,诸症基本消失,纳食正常,面转红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较前有力。上方去生龙骨、生牡蛎,加太子参12克,再进14剂,诸症未复。嘱用补中益气丸以善其后。

按:本例患者形体瘦小,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不愈,心、脾、肾三脏同时受损,治拟健脾益气,养心,固肾,使脾胃恢复运化升降之权,肾司固摄之职,心行君主之令,方宗吴氏法,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升麻,健运中气,升阳举陷;取山药、金樱子、桑螵蛸、益智仁、鸡内金,健脾益肾固摄;当归、枣仁、菖蒲、远志、龙骨、牡蛎,宁心安神。外用五倍子、硫黄、大葱温阳固涩,诸药配合,内外合治,使7年顽疾1月而除。

猜你喜欢

  • 四磨汤治胃脘痛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四磨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之《剂生方》,方精药专,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药组成,具有破滞降逆,补气扶正之功,主治正气不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所致之气逆喘息,胸膈不适,烦闷不食之证。观当今之世人,多精神压力大,或见情绪失调

  • 扶阳复阴治虚痞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

  • 贮存好 防霉变——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7)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要长期服用,膏方的包装储存直接影响膏方的疗效。如果膏方贮存不当,服膏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使膏方在服用期间保质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膏方的存放方法至关重要。在膏方制作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

  • “邪不可干”亦须避之有时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

  • 面瘫十二针治面瘫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