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硫酸酯化多糖及其抗HIV作用研究进展

硫酸酯化多糖及其抗HIV作用研究进展

硫酸酯化多糖(SPS)或称多糖硫酸酯(PSS)是指含有硫酸基团的天然及半合成的酸性多糖,为聚阴离子化合物。自1987年发现硫酸酯化葡聚糖可抑制艾滋病病毒(HIV)的活性以来,人们对硫酸酯化多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硫酸酯化多糖很有可能成为继HIV逆转录酶抑制剂(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和融合酶抑制剂(INIs)之后的又一类潜在的新型抗HIV药物。

硫酸酯化多糖的获取

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当中分离纯化天然的硫酸酯化多糖,可采用与分离纯化一般多糖相似的方法,即沸水提取、乙醇沉淀、透析、柱层析等手段;也可以根据多糖分子中含有硫酸基团,采用钙盐或钡盐沉淀法、9-氨基吖啶沉淀法等方法。这类天然来源的硫酸酯化多糖主要包括:从猪肠黏膜中提取的肝素;从褐藻海带、铜藻中提取的褐藻多糖硫酸酯(又称褐藻糖胶、墨角藻多糖,或称岩藻多糖);从红藻紫菜属中提取的含金属卟啉的硫酸酯化半乳聚糖;从海藻提取物中得到的角叉菜胶等。此外,绿藻中也存在着含量很高的硫酸酯化多糖。这些天然的硫酸酯化多糖具有天然的抗病毒,特别是抗HIV的活性。

有些本身不表现抗病毒活性的多糖,经人工化学修饰得到的硫酸酯化多糖也具有抗病毒活性。这类人工合成的硫酸酯化多糖包括:硫酸化右旋糖酐;硫酸化香菇多糖(作为抗肿瘤辅助治疗药物的香菇多糖本身不具抗HIV活性,硫酸酯化后则具有显著的抗HIV活性);硫酸化木聚糖(德国研制的木聚糖硫酸酯经临床试用已获良好效果);特别是硫酸酯化产碱杆菌,最近被认为是最具抗逆转录病毒活性的多糖之一。目前,关于多糖经人工的硫酸酯化修饰获得抗HIV活性,从而可用来研制新型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工合成硫酸酯化多糖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氯磺酸-吡啶法、氯磺酸-二甲基甲酰胺法、哌啶-N-磺酸-二甲亚砜法、三氧化硫-吡啶法等。这些方法的原理为:溶于一定溶剂系统中的多糖与相应的硫酸酯化试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使得单糖残基上的某些羟基接上硫酸基团。

硫酸酯化多糖的抗HIV作用

硫酸酯化多糖的抗HIV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干扰HIV对宿主细胞的吸附HIV侵袭人体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病毒颗粒吸附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这种吸附有着特定的分子基础,如HIV-1通过其囊膜上糖蛋白gp120的正电荷与人体CD4+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来感染CD4+细胞。体外实验证明,许多硫酸酯化多糖的抗HIV活性是通过其与病毒囊膜上的糖蛋白结合,阻碍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干扰病毒感染过程的启动来产生的。有人认为,硫酸酯化多糖是通过与HIVgp120的V3环结合来阻止HIV与细胞结合的,也有报道支持这一观点。此外,在体内不能吸附细胞的游离HIV易于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

抑制HIV抗原的表达有些硫酸酯化多糖可抑制HIV抗原的表达,人们常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p24抗原的表达来测定硫酸酯化多糖的抗HIV活性。

抑制合胞体的形成合胞体又被称为“大细胞”,它是感染了病毒的细胞和未感染病毒的细胞融合而成的。据报道,硫酸香菇多糖、硫酸产碱杆菌多糖、硫酸裂褶菌多糖和硫酸地衣多糖等均有抑制合胞体形成的作用。DeClercqE等认为硫酸酯化多糖的化学结构使其在抑制合胞体形成方面比其在抑制HIV复制方面更显重要。

抑制HIV酶类的活性许多体外试验表明,硫酸酯化多糖能有效地抑制HIV的逆转录酶(RT)活性,而未被硫酸酯化的多糖则没有这种作用。另外蛋白激酶也可能成为硫酸酯化多糖攻击的靶点。硫酸戊聚糖抑制HIV的机制之一可能就在于它抑制了蛋白质苏氨酸/丝氨酸及酪氨酸激酶。德国研制的木聚糖硫酸酯,是作为蛋白激酶C的抑制剂来发挥作用的,可以干扰HIV穿透进入CD4+细胞。

增强免疫功能已有许多试验证明,硫酸酯化多糖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这可能是硫酸酯化多糖在整体上抗HIV的重要机理之一。

硫酸酯化多糖的临床研究

1987年德国研发的抗HIV药物Hoe/Bay946,是一种木聚糖硫酸酯,已申请专利并进入临床试用。1988年12月1日在全世界第一个艾滋病日时,德国宣布该药已对30个艾滋病病人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Hoe/Bay946是蛋白激酶C的抑制剂,可干扰HIV穿透进入CD4+细胞。

硫酸酯化产碱杆菌多糖具有高度的抗HIV活性,能抑制HIV在感染早期的侵入。美国已对其进行了两年多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IV感染的患者在注入药物4个小时后即可出现CD4+淋巴细胞药物剂量相关性增长,且未见副作用。

并非所有的硫酸酯化多糖在临床研究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一些副作用较大者,必须改造它们的性质,使之减少毒副作用,才能有效地在临床上应用。因此,设计并合成具有抗HIV活性而无其它毒副反应的新型硫酸酯化多糖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总之,近年来硫酸酯化多糖在抗病毒,特别是在抗HIV方面的作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硫酸酯化多糖构效关系、抗HIV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多糖硫酸酯化衍生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及优化,新型的高活性、低毒性的硫酸酯化多糖有望应用于治疗艾滋病病人,从而造福人类。

猜你喜欢

  • 眼部水肿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2)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适宜技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

  •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