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化痰和胃 养心安神 治失眠

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验 化痰和胃 养心安神 治失眠

失眠指因入睡困难或易醒、早醒及醒后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工作或生活质量的病证。据统计,全球约30%的人群有睡眠困难。失眠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乃至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因此,WHO和国内外医学权威专家都呼吁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病人的睡眠问题。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包括躯体、生理、心理、精神及药物性等。本病现代中医亦称为“失眠”,旧称“不寐”、“不得卧”等。

辩治方药

临床辨治失眠,一般分虚实两类:虚证,以心脾两虚为主者,予归脾汤加减;以心肾阴虚为主者,予天王补心丹加减;以心胆气虚为主者,予安神定志丸加减。实证:属肝郁化火者,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属痰热中阻者,予温胆汤加减;属血瘀气滞者,予血府逐瘀汤加减。

笔者学生临证抄方从近2年来治疗近百例失眠患者的处方中,统计出常用主方有5类,其中有近半数是酸枣仁汤合温胆汤加减类。究其原委,主要有如下两点理由:

一是失眠的发生,虽涉及心、肝、脾、胃、胆、肾的病变,但总关心神。酸枣仁汤是医圣张仲景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的主方,该方主次分明,配伍精当,一直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方中重用酸枣仁养心安神为主,佐以川芎活血疏肝,茯苓化痰理脾,知母清热滋肾,甘草和中以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酸枣仁中含有皂苷、黄酮等成分,具有镇静催眠、安定神经、抗惊厥、镇痛及降体温、降血压等作用。

二是失眠的发生多与脾胃不和、痰热中阻有关。早在《素问·逆调论篇》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论述。所谓胃不和者,多因饮食所伤或痰浊中阻,从慢性失眠来说,以后者居多,故中医治疗失眠的祖方,即是《内经》中化痰和胃的半夏秫米汤。有现代学者研究认为,胃肠道含有大量神经细胞,其数量与大脑相近,从胃肠到大脑的神经束比大脑到胃肠的神经束还要多;美国神经生物学家Gershon MD将肠神经系统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认为其功能不仅独立主持着胃肠的功能活动,且与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见,中医辨证从调中焦、化痰浊着手治疗失眠等神经精神疾病,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另从临床实际来看,现在失眠患者中,因饮食不节、思劳过度而导致脾胃失和,痰浊内生,蕴久化热,上扰心神者,确属不少。因此,辨证见痰多,或心悸,胸闷,口腻或干苦,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等证候的失眠患者,即可选用温胆汤合酸枣仁汤加减组方,以化痰和胃、养心安神,则有标本兼治、泛应曲当之妙。

基本方药:酸枣仁30克,茯苓15克,法半夏、川芎、陈皮、竹茹各10克,枳实、炙甘草各6克。每日1剂,煎取2次汤药混合后,分2次服,其中必有1次在夜间临睡前1小时服下。

方解:重用酸枣仁,养心安神为主药;半夏、陈皮、茯苓、竹茹祛痰浊、和脾胃,共为辅药;川芎、枳实活血行气以疏肝,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

临床辨证加减:头晕目眩,或顽固失眠者,加夜交藤、珍珠母(先煎);内热重者,选加栀子、黄连、知母等;心中烦闷不舒,或口苦咽干明显者,加柴胡、黄芩;惊恐、梦多者,加龙骨、牡蛎;气血虚者,加黄芪、当归;脾虚便溏者,去枳实、竹茹,选加党参、山药、苍术等;内滞饮食者,选加神曲、炒山楂、炒鸡内金、炒莱菔子等。

验案举隅

张某某,男,62岁。2008年11月8日初诊。患失眠已2年之久,加重3个多月,曾求治于多家中、西医医院,疗效均不满意,长期靠服安定维持,现每晚口服安定3~4片,方能睡眠3~4小时。患者体型壮实,面白少华,头晕,痰多,胸闷,心烦,喜汗,口苦而干,食欲及大小便尚属正常,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予上化痰和胃、养心安神基础方加夜交藤、珍珠母各30克,柴胡、黄芩、知母各10克,每日一剂,煎服遵上法。服完7剂后,患者失眠即有明显好转,服安眠药的剂量逐渐减少,在来二诊的头一天晚上,不服安定也可睡眠4小时左右。余症均有改善。效不更方,于上方少事加减续服。待到12月6日再次复诊时,患者已有20余天没有服用西药安眠类药,每晚已能熟睡月7个小时左右,余症亦基本消失,舌苔淡黄而薄,脉弦。遂嘱生活中善为调养,停药观察。春节后患者因外感来诊,称失眠一直未发。

预防与调护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非特殊情况,要养成晚11时前就要上床睡觉的习惯;无论前晚何时睡觉,早晨都应按时起床。

2.安全和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安心入睡;善于调节心态,保持心境平和。

3.晚餐宜清淡,晚餐后不饮酒、喝茶和咖啡,不吸烟,睡前不要过多饮食。

4.每日安排适度有规律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做八段锦、气功、静坐等,但不要在睡前2小时内做较剧烈的运动。

5.失眠者可避免白天小睡或午睡,以利于延长夜间睡眠。

6.用药治疗期间,要密切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西药催眠药);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 头上针灸后多久可以洗头

    如果患者体质比较强壮,身体素质较好,抵抗力较强,没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此时不易发生感染。若针灸后几个小时后进行洗头,且洗淋浴,流水时间较短,尤其是男性患者,头发干得比较快,此时洗问题也不大。对于部分患者而言,若头发过长,且洗头时间

  • 扎针灸痛不痛

    针灸痛不痛?每个人的个人感受不一样,在针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疼痛,特别是在进针,也就是用针灸针刺破人体的表皮,把针灸针刺入人体的穴位的过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会控制在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之内。当进针之后,通常会进

  • 拔罐时间多久为宜

    拔罐时罐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种材质的罐负压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钟为宜,因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直

  • 先拔罐还是先洗澡

    火罐和洗澡顺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绝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发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皮肤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发其他疾病。

  • 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