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动静结合有益身心

动静结合有益身心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的气功有很多种,但是气功修养的三个方面却没有什么大的不同,那就是调身、调息、调心。息是呼吸的次数,身和心是身体和心神。这三个方面归纳起来首先就是动和静的问题。

大家可以想一下,你身边的人有的爱动,有的喜静,爱动的有健康的、长寿的,可也有身体不好的,甚至早夭的。爱静也是如此,有的健康,甚至很长寿,也有的身体不好,病秧子。

那么,究竟是爱动好还是爱静好?怎样才能对身体、对健康更有利呢?其实,仔细阅读古代中医经典,中医历来都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因素的,而是强调动静结合。总结中医关于动静结合的具体方式,精髓应该是外动内静,身动心静。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身边的长寿老人,确实有这么个规律。

《吕氏春秋·尽数篇》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唐代中医养生大家、长寿之星孙思邈,他体会到运动能够使“百病除行,补益延年,眼明轻健,不复疲乏”。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充分强调了运动对保持人体健康、祛病延年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看来,无论古今中外,观点应该是一致的,就是正确的运动对健康肯定是有利的。

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运动方式有的有浓厚的中医特色,比如练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放风筝、钓鱼等。还有被动的运动,如按跷,即不是锻炼者自己运动,而是借助他人的力量使自己的肌肉关节运动,眼下比较流行的推拿按摩、足底按摩、韩式松骨、泰式按摩等均属于此类。

现代人的运动更是丰富多彩,爬山、跑步、散步、各种球类、武术、瑜伽、游泳、蹦迪、蹦极等,每人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兴趣、锻炼基础和其他条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D4

猜你喜欢

  •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五苓散治秋泄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清上镇下治耳鸣耳聋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

  • 经方时方合用治愈颈淋巴结结核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

  • 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