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专家支招:夏日凉爽七秘诀

专家支招:夏日凉爽七秘诀

炎炎夏日,如何才能做到既保持凉爽,又不损害我们的健康?我们都知道多喝水有利于消暑,此外,英国专家还有7种好办法可以降低夏日的热度。

一、换防晒霜为隔离霜

“化学防晒霜可以吸收紫外线,从而防止紫外线穿透皮肤,但同时却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并在皮肤上散布。”国际皮肤研究学院的萨利·彭福说。“然而,与防晒霜不同,隔离霜则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反射太阳光,并可将吸收的能量减少到最低。”

彭福建议使用富含钛、锌等矿物质的无香型隔离霜,其中面部应选用SPF30的隔离霜,而身体则需选用SPF15的隔离霜。彭福还警告说:“千万不要使用含有封闭性矿物油或可可油的产品,这类产品可能会阻塞毛囊,导致皮肤生出小水泡,且不利于人体排汗。”

二、闻一闻薄荷油放松心情

如果开车堵在路上,看着车窗外炎炎的烈日、堵成长龙似的车队,难免火气会比较大,更觉天热难耐。这时,你需要放松心情,让自己冷静下来。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惠灵耶稣会大学2005年进行的研究表明,薄荷油或肉桂的香味可以显著地减少挫败感和忧虑感。香料按摩师乔安娜·沃克说:“我认为肉桂可以使人感觉放松、凉爽。”

沃克说,柑橘油也可以使人冷静。在薄的纱织品上滴上三滴纯精油,放在汽车仪表板上,闻一闻,顿觉平静、凉爽。

三、保持头部清爽

著名造型师托比·朗德尔说,夏季里,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头部排汗,头皮会产生更多的皮脂;这些分泌物和头发混合在一起,不只会使发型变得难看,还会吸收更多的热量。

朗德尔说:“头发定型剂还好,但是其他产品,例如发胶、护发剂和摩丝等会粘在头皮上,使头发变得浓密,因此会吸收更多的热量。”

相反,夏天可以选择较短、看起来比较清爽的发型,这样走路时有益于空气流通、利于散热,同时还可以节约洗发液。朗德尔建议说:“也可以将长发盘起来,这样有利于头部和颈部散热。”

四、想象自己很凉快

催眠专家乔治亚·福斯特认为,意识的力量可以使你因平静而保持凉爽。

福斯特说:“当夏日里排长队买东西或一个人无聊地乘车或是觉得酷热难耐时,想象自己身在一个冰冷的水池中或是站在一个大风扇旁边。”

五、注意保持体重

19世纪的自然学家卡尔·贝格曼最早研究发现,一只温血动物体重越重,身体产生的热量就越多。许多研究表明,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人。人越胖、表皮面积和体重之间的比率越低,散热性越差。

伦敦大学名誉教授威廉·基廷说:“体重超重的人更容易中暑或中暑衰竭。”

六、不要洗冷水澡

夏天身上总是黏黏的,立即洗个冷水澡似乎很有吸引力,但是,基廷说:“如果你的皮肤突然变冷,流向皮肤表层的血液将会减少,从而身体会减少排汗,热量就会积在体内,无法散发出去,相比较而言,用温热的水洗澡既可以使你感觉凉爽,也可以使身体继续排汗,是比较好的选择。”

七、少用止汗喷雾

基廷建议说,不应过多使用止汗喷雾,否则会妨碍人体散热。“当然,在腋下喷一些很不错,但是,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如果全身都大量地使用止汗喷雾则是非常危险的。”

此外,夏季里适量吃辣椒或咖喱等食物,有助于人体发汗,发汗后会备感凉爽。

猜你喜欢

  •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究竟哪个更重要?

    但是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病人,这个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得很好,但是餐后血糖,他根本就没有监测,因为早上起来比较容易能想起来,早上起来没吃饭的时候,刚起来在床上的时候就可以给自己测一个血糖,然后吃完饭需要到两个小时的时候再测。这个情况就

  • 血糖高怎么降血糖?

    大家好,这个糖尿病,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渴,本质上来讲,它是以阴虚为主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等,那么总的来说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药,或者已经开始扎胰岛素了,但是这个血糖始终降

  • 如何判断阴虚?阴虚有什么症状表现?

    咱们这个人体,就好像大树一样,阴是什么?阴指的是阴液,就是我们体内的水液,气属阳,水属阴,那阴虚就是说我们的体内的水少了,就像大树一样,如果雨水少了,首先会表现出什么呀?就会表现出枝叶干枯,叶黄了,枝干变脆了,树叶上的水分变少了,表现到人体

  • 嗓子总有痰怎么办

    大家好,中医讲的痰,通常痰湿并称,首先是有湿,湿聚成痰,那么湿和痰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主要是跟肺,脾,肾三脏有关,我们常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痰湿的形成跟这三个脏腑的功能异常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肺部生痰,肺部

  • 秋凉伤人,三个部位需要保护好

    大家好,到了秋天了,秋天当令的邪气,是以凉,燥为主,那么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说,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那肺属金通秋凉,秋燥,所以这个秋的凉气和这个燥性,特别容易侵袭肺部,那最近我也发现周围的一些亲朋好友啊,还有这个病人,这一波儿感冒的病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