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美用调脂药降低术后死亡率

美用调脂药降低术后死亡率

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副教授Lindenauer博士最近报告说,他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常用的调脂药物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外科手术的住院死亡率。在非心脏大手术期间或者之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2%~3%,高危人群可以达到30%。通常,在手术之前要对患者的心脏风险进行筛选,然后进行无创性的心脏测试。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血管重建。

在过去10年,已经观察到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地降低手术后心肌梗死与死亡,因此内科医生往往给处于危险的患者开这类药物。但是所研究的患者数量相当少,而且这些药物并不是全部有效。此项研究发表于5月5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

Lindenauer博士说,为了寻找其他的治疗药物,所以要对调脂药物是否有益于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因为原先已经知道这类药物能够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胆固醇以及其他的作用,包括减轻炎症,改善血管内膜功能,降低血液凝固。据认为,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助于预防大多数手术后的心肌梗死。

此项研究涉及329家医院的780591例患者,进入分析的患者年龄18岁或以上,在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间接受非心脏大手术,在第二个住院日以后存活。手术有整形外科、普外科(即腹部手术)、非心脏胸部和血管手术、妇产科手术、泌尿科手术、神经科手术、耳鼻咽喉手术、移植手术等等。研究中近10%的患者在住院头两天接受调脂药物治疗,其中2.96%的患者死于住院期间。根据围手术早期是否接受调脂药物治疗的匹配分析,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绝对差异约1%,分别是2.18%与3.15%。

研究结果表明,接受这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要达到85例才可防止1例患者手术后的死亡。对于低风险患者来说,接受治疗的数量要增加到186例,而对于高危患者来说,接受治疗30例就能防止1例死亡。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第一次的大规模研究提示调脂药物治疗可以有利于非心脏大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去年发表《循环》杂志的一项医院病例对照研究也有相似的发现,尤其是他汀类药物的应用能降低接受大型血管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

Lindenauer博士说,有充分的生理学与生物学理由相信这些治疗是有益的。但是在推荐进行这种治疗之前,要进行一项大型的随机对照试验。他注意到,汉密尔顿的McMaster大学正在进行一项大型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围手术缺血评价研究,观察非心脏手术的心脏事件的预防效果。

猜你喜欢

  • 泡脚对失眠有效果吗

    中医认为,人的足部有许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穴位,同时足底也是脏腑的重要反射区,再者脚为精气之根,所以用温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痰湿和痰热的区别

    痰湿的人都是肥胖,而且湿气比较重,特别容易出现困倦、疲乏、浮肿的表现,这种体质人都考虑健脾祛湿。痰热是偏于出现热的表现,有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黄痰、胸闷气喘、大便秘结、小便黄的症状,而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种体质人就要考虑清热化痰了。

  • 腿抽筋是缺钙吗?

    其实腿抽筋与缺钙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相对等啊,缺钙会导致腿抽筋,但是如果过渡劳累,比如我们平常不爬山,突然爬山了,然后夜晚回来以后就发酸,腿抽筋,肌肉抽筋,肌肉痉挛,这不是缺钙引起,而是肌肉疲劳引起的,所以这个腿抽筋不完全是缺钙引起的,

  • 吃完饭就想大便还拉稀是怎么回事

    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大便不成型,跟脾胃虚弱以及肾阳不足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就不能收那水谷和运化精微,导致胃肠传导失常,或者因为肾阳不足,脾失温煦,导致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同时还伴有大便不成形的现

  • 饭后走一走真的有好处吗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主肌肉,运动四肢就是健运脾胃,所以饭后走一走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刚吃饱饭,胃内食物量增加,胃处于充盈状态,此时走一走会增加胃的负担,对健康反而不利。所以最好吃饱饭后先休息20到30分钟,再出门散步。快转发给你身边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