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鉴定(一)-中药理化鉴定

中药鉴定(一)-中药理化鉴定

中药理化鉴定

理化鉴定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中药材及其制剂所含的有效成分、主成分或特征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鉴定真伪、评价品质。

对于化学成分不清楚,或因次要成分的干扰而无法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可选用一些特殊的色谱、波谱峰进行鉴定和识别。

常用的理化鉴定方法主要有定性反应、色谱法和波谱法。

(1)颜色或沉淀反应

各类成分因结构或功能团的不同,常与某些特定试剂发生反应,产生不同的颜色或沉淀。如生物碱与碘化铋钾生成橙色沉淀;蒽醌类与碱液反应生成橙、红、蓝色;黄酮类与盐酸镁粉的反应,香豆精和内酯类的异羟肟酸铁反应,皂甙类的Liebermann一Burchard反应,强心甙的K一K反应,酚类的三氯化铁反应,鞣质的明胶沉淀反应,氨基酸的茚三酮反应,糖类的苯酚一硫酸反应等。

(2)色谱法

已成为药材和成药鉴定中不可缺少的常规而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成分复杂的中药、天然药物,有着分离、分析鉴定双重的优势。常用的色谱鉴定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纸色谱法、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等技术。①薄层色谱法:是中药鉴定中最常用且简便、直观、经济的色谱法,样品点样展开后,可通过斑点的荧光或显色反应直接鉴定比较,也可通过扫描定性、定量分析,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动、植物类药材的鉴定。最常用的是硅胶薄层色谱法。②气相色谱法:适合于挥发性成分或通过衍生化后能够气化的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分离效率高等优点,特别是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的发展,对于富含挥发油类药材的鉴别,气相色谱已成为一种首选的方法。不挥发的成分,也可采用裂解气相色谱或闪蒸气相色谱来进行鉴定。③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柱效高、分离度好、重现性好等特点,配以不同类型的检测器,可对多种中药成分进行分析,尤其适合于具有紫外吸收的化合物的分析;一般常用于含量测定,但也可根据特征色谱峰和指纹图谱进行定性分析,特别是三维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发展,使定性分析为方便。④纸色谱法:是一种分配色谱,可用于氨基酸、糖类等水溶性成分的分析。⑤凝胶电泳:适合于肽类、核酸、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的分析鉴定。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DNA指纹图谱分析应用于植、动物的鉴定,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分析相比,更能反映物种的内在遗传变异规律。③毛细管电泳: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分析技术,它集HPLC与电泳技术的优点于一身,使中药成分的分析范围更广阔、更灵敏,因为它从根本上解决了HPLC分析最头痛的柱效问题。

(3)波谱法

根据中药成分结构的不同会产生特征的吸收峰。常见的有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串联质谱、核磁共振、调线分析等。①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法:一般用于总提取物或部分提取物中某类成分的含量分析,也可通过导数光谱法进行混合物中单一组分的测定,或通过指纹图谱进行定性分析。②红外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指纹图谱的分析、鉴定。③串联质谱法(MS/MS):可直接用于粉末药材(成药)的分析、鉴定,是一种新的质谱技术。④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可用于具有特定结构类型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如药用植物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NMR分析。⑤X线分析法:主要适用于矿物类药材的分析、鉴定,也可应用于粉末药物的直接分析。

猜你喜欢

  • 脾虚湿盛,远离这五点,中医帮你赶走湿气一身轻松!

    在临床上现在这个湿气重的病人啊,还是非常多见的,那么湿气呢,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说湿气蕴结在肝胆的,那么有的呢,就是湿气蕴结在皮肤的啊,像湿疹等,还有一些呢,就是在经络里,比方说关节炎呐,风湿这一类的,那么在脾胃呢,会有哪些表现呢?我今天啊

  • 胃息肉与肠息肉常见于哪些人群?中医教你如何预防

    那么现在这种息肉的病人特别多啊,比方说常见的胃息肉,肠息肉,还有胆囊息肉。其实息肉呢就是身体上多长出了一块肉,多出来这块肉啊,有一些是有癌变风险的,所以呢,对于一些腺瘤型的,尤其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今天跟大家说一下呢,尤其是哪一类人更容易

  • 三伏天腿还感觉发凉?中医教你调理

    大家好,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这个日子,那么有患者来看诊的时候总是说他是到这个时候还是特别感觉这个脚凉啊,腿凉,特别怕冷,那么今天跟大家再讲一讲,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从中医来说呢,中医说脾主肌肉,肝主筋,那么肾呢主通一

  • 萎缩性胃炎为什么越来越好治了,中医来跟大家说说大实话!

    萎缩性胃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也不需要那么多担心。之前说过就是萎缩性胃炎,我们把你监测十年, 20年, 30年,你也没有癌变,也不会癌变,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监测呢,身体出现异常症状的时候进行一些调理,那么再一个就是饮食生活方式要做一些共同的

  • 胃息肉就是癌前病变吗?应该怎么调理

    在临床跟患者交流的时候吧,有时候有一些误区,比方说就感觉胃息肉就是癌前病变,一定要把它切掉。其实跟大家说一下,在临床上85%到90%的都属于胃底这个腺体息肉,那么这类胃息肉胃癌的几率是非常低的。那么所谓的胃息肉啊,一般来说是发生在胃壁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