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

【概述】

月经周期有时超前,有时延后均在7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属月经病。本病见于妇女各年龄阶段,而以青春期少女多见,更年期妇女见月经先后无定期,常提示即将进入绝经阶段。本病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除更年期妇女外,多数可恢复正常月经周期,亦有少数病情发展为崩漏,则治疗有一定难度。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病因病理】

本病的主要病因病理是冲任调节气血功能失调,而致血海的蓄溢失常而致,病因以肝郁和肾虚为多见。

1.肝郁 由于情志抑郁或多怒伤肝,影响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导致气血失调,血海蓄溢的功能失调,有时疏泄过度,则月经先期而致,有时疏泄不及,则月经后期而行。

2.肾虚 素体肾气不足,或年少肾功能尚未健全;或久病失养,或年近更年期,肾的功能衰弱,藏泄失常,冲任失调,血海的蓄溢功能紊乱而致月经或先或后。

【诊断要点】

1.月经周期紊乱,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出现三个月经周期以上,但月经的经期和经量基本正常。即可诊断为本病。如果病情发展,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净,即为崩漏病。

2.育龄期妇女表现月经后期时,首先要排除妊娠可能。

3.血内分泌检查可以提示内分泌紊乱情况和病的预后。

【辩证分型】

本病临床主要分肝郁和肾虚两型。

1.肝郁 月经周期或先或后,经量有时多,有时少,色紫红,下行不畅,常伴胸胁、乳房、少腹胀痛。

时时嗳气叹息,院间食少。苔薄,脉弦。

2.肾虚 月经周期或先或后,经行量少,经色淡黯质稀薄,伴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脉沉细弱。

【分型治疗】

1.肾虚治法:补肾调经。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10克 淮山药10克 山茱萸9克 枸杞子10克 菟丝子10克 党参12克 当归9克淮牛膝10克 炒白芍10克加减:少眠多梦者,加五味子6克、远志肉9克;

如见经前乳胀胁痛者,加柴胡9克、炒荆芥6克。

2.肝郁治法:疏肝调经。

方药:逍遥散加减。

柴胡9克 白芍10克 炒白术10克 云茯苓10克 炙甘草3克 薄荷3克(后下)煨姜5克川??子10克 仙灵脾9克 当归9克加减:肝郁化热而经量多舌红干者,去煨姜、仙灵脾,加枸杞子9克、黄芩9克、生山栀9克。

【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或胶囊)每日2次,每次5克(或4粒胶囊),吞服。用于肾虚偏阴者。

2.乌鸡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肝肾两虚者。

3.左归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肾虚者,偏肾阴虚。

4.右归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肾虚者,偏肾阳虚,有怕冷畏寒等症状。

5逍遥丸 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肝郁者。如兼肾虚者,可与乌鸡丸或六味地黄丸等同服,剂量为各3克。

【简便方】

1.益肾定经汤(验方)黄芪12克、熟地12克、淮山药10克、杜仲10克、巴戟天10克、仙灵脾10克、柴胡6克、当归9克、白芍9克,煎服。用于肾虚兼肝气郁结者。

2.菟丝子12克、枸杞子9克、山茱萸9克、丹参10克,煎服。用于肾虚者。

3柴胡6克、枳壳9克、白芍12克、当归9克、红枣7枚,煎服。用于肝郁者。

【其它疗法】

中药周期治疗

按照月经周期进行序贯用药。

1.月经后期(第6~10天)以滋养肾阴,调补气血,调节冲任为主,肾虚者可用左归丸加减方再加香附以调和冲任气血。肝郁者可用逍遥散与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等合用。服5天。

2.月经中期(又称襟??期,第11~14天)治疗除继续补肾外,需加入活血调气药,以疏通冲任气血,可用促排卵汤以促排卵。服4天。

3.排卵后期(第15~24天)治疗宜温肾助阳为主,佐以养精滋阴之药,可用促黄体汤。服10天。

4.月经前期(第25~28天)和月经期(第l~5天)治疗宜顺应胞宫下月经功能,以通为用,可用桃红四物汤加香附、木香等。服7~8天。

按照上述序贯疗法,如月经仍后期未行,继续活血通经法。如能转经,则重复上述周期序贯治疗3~6个周期。

针灸治疗

1.耳穴埋藏 肾虚取内分泌区、内生殖器、交感;肝郁者加三焦及肝区。经后即用油菜籽或耳针埋藏。每天自行按压3~4次,留针2~4天。

2.体针 针曲骨(任脉穴)、中极、关元、肾俞穴;兼肝郁者加针内关或太冲穴;经前加针血海、子宫穴;虚者用补法,肝郁者用泻法。

【注意事项】

1.月经先后无定期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出现经量增多如崩,或经期延长,淋漓不净,即发展为崩漏病,即按崩漏治疗。

2.本病的特点是月经周期或先期或后期,在采用中药周期治疗时,选择的周期天数应按正常周期即28天计算,再按不同时期进行序贯治疗。

3.本病治疗时还需参考年龄因素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如本病发生于青春期少女,其基本病理是肾气尚未发育健全,冲任气血尚未充盛,血海蓄溢功能紊乱而出现月经或先或后,治疗是以补肾为主,逐渐恢复肾和冲任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如本病发生于更年期妇女,其基本病理是肾气已渐渐衰竭,冲任气血亦趋于衰弱,月经由紊乱而至绝经,因此治疗当以扶助肝、脾、肾三脏,尤以扶肾为主,平衡肾中阴阳,顺利地渡过更年期时期,而不是,也不可能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4.本病治疗后3次以上月经周期正常,伴随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才算治愈。治愈后还直九药巩固2~3月,预防复发。

猜你喜欢

  • 中药火麻仁功效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中药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茎等,也有很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但还有一种,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

  • 了解火麻仁种子是什么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乌柏根的皮到底是什么呢?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京大戟和红大戟的区别?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

  • 红大戟的别名又叫什么?

    看中医药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词,红大戟;本是无异,却逐渐被这图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种植物,红色茎,绿色的叶片,深绿的老叶上拖着浅绿的新芽,颜色过渡的倒是别致,它是红大戟,不仅外表红色,折断的茎里也是红褐色,又因为根部长得像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