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幼儿辅食添加蛋黄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幼儿辅食添加蛋黄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晨报讯(记者 罗德宏)“补钙”成为当今年轻父母最关注的营养话题。昨天,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和《父母必读》杂志联合做出的“儿童早期喂养状况调查报告”披露了儿童喂养的认识误区。

补钙:莫受厂家广告宣传误导

在本次联合调查所列的当今父母最关注的十大话题中,“补钙”高居榜首。昨天参加报告研讨会的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丁宗一批评了一流行现象。“‘吃什么补什么’是饮食文化的偏移,是不科学的。”他指出,人们常说的佝偻病并非由于缺钙,而是缺乏维生素D引发的。目前“全民补钙”的认识误区和部分生产厂家的夸张宣传和误导直接相关。

看护:超半数宝宝依靠老人

调查显示,虽然七成以上宝宝的喂养决策人是母亲,但孩子日常的主要看护人中,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所占比例达到55%,因此孩子每天的吃饭很大程度上是由隔辈老人来“具体落实”的。

《父母必读》杂志主编杜芳表示,在孩子的喂养上,妈妈需要多与老人和保姆沟通,让他们一起来接受健康的营养选择;同时沟通也得注意技巧,悄悄放几本有关杂志或书,或是定期带孩子去见保健医生的时候,让老人或保姆一起去。

辅食:七成家长添加首选蛋黄

按照婴儿的胃肠发育特点,第一次添加的乳类以外的食物应是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很多营养学家推谷类作为第一次辅食添加的优先选择。但调查发现,选择蛋黄的家长占70%左右,将近20%的家长把蔬菜水果作为首选。仅有12.12%的家长正确选择了谷类。

北京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刘纪平认为,过去人们一直习惯于将蛋黄作为婴幼儿辅食添加首选,但现在发现蛋黄中的某些营养成分,比如铁,不易被婴儿吸收,另外过早添加容易引起婴儿的过敏反应。目前已开发出了营养全面,更适合宝宝吸收的食物。比如强化过的婴幼儿营养食品——营养米粉、泥糊状食品等。

习惯:两成幼儿吃饭时看电视

值得关注的另一问题是,四分之一的1至2岁孩子的家庭、30%的2至3岁孩子的家庭有吃饭看电视的习惯。“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吃饭是一件需要专心的事情。”徐凡表示,和成年人不同,宝宝吃饭的过程不仅是将营养素吃进去,还要让营养素吸收发挥至最佳状况,过度的精力分散不利于胃肠的正常蠕动、消化液的分泌。

喂食:半数两岁以上孩子不独立

两岁及以上孩子应该可以自己使用小勺子吃饭了,但调查发现,超过50%的2岁以上孩子仍由大人喂食,仅有不足20%的孩子可以基本上自己进餐。

徐凡分析说,独立吃饭对孩子意味多多。孩子学习独立吃饭的过程,除了吃饭本身,还会学到很多的其他东西:用小手抓面条,能感受面条的质地,有助于触觉的发展;握住小勺往嘴里送食物,练习着手眼协调,体会着动作与结果的直接关系。

猜你喜欢

  • 为什么有的人到夏季也会出现怕冷的症状?

    大大家都知道我如果我们冬天怕冷是正常的,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夏天也怕冷呢?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说一说,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今天呢,就看了一个患者,就是特别怕冷怕风,然后夏天也要穿上棉服,那么现在又要到夏天了,其实有些人呢

  • 患者胃痛症状日久有下坠感,伴有肠鸣腹泻,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女性患者,44岁,胃疼这个毛病很多年了,有时候隐隐作痛,有点还有呕吐,有时候反酸,饮食也下不去,觉得胸脘部就是比较胀闷,腹中有时候肚子咕噜咕噜响,她自己感觉就像打雷那么响,大便有稀溏的,每天呢有三四次,然后身体还是比较消瘦,气短愿意

  • 一虚就吃六味地黄丸?分清是哪种虚很重要!

    关于中医药这个应用这块儿啊,我建议大家还是用中医辨证更精确一些,我不建议大家随便就去吃这个六味地黄丸。那么中医讲究这个辩证啊,虽然它是一种宏观医学,但是辨证施治这块儿,通过这个辩证呢,更精准一些,不光有利于用药的疗效,有利于就是辨清患者的体

  • 胃脘部灼热胀痛是什么原因

    今天讲这个患者是李女士,61岁,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脘灼热胀痛有四年了,近一个礼拜是比较加重,她有这个胃脘部灼热胀痛,然后还有这个胸部一个痞满,觉得胸闷,类似于胸闷的感觉,还有点恶心有干呕,有反酸。那么胃镜检查呢,她就是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期

  • 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千万不能忽视

    大便排出费劲,这一类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时候就感觉这个大便呢,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甚至严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门部都有坠胀感,最严重的患者就是脱肛了啊,由于这个过度用力吧,就是出现直肠脱垂,脱出肛门之外,那么今天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