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红斑性肢痛症

红斑性肢痛症

【概述】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肢端血管扩张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在温热的环境中,阵发性双侧指或趾端对称性发红、皮肤温度增高和烧灼样疼痛,多累及下肢。发作时间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本病为少见病,多为男性患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均不清楚。现代西医学多使用热的脱敏及给予血管收缩剂等治疗,尚无更理想的疗法。

用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报道,始见于1955年[1],采用针灸配合中药获效。之后,陆续有个案刊载。60年代初起,出现多病例观察的临床文章,除针灸外,还应用穴位注射、刺血等。70年代,耳针被引入本病治疗,发现耳电针与温针结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尽管本病为少见病,但仅八、九十年代来发表的临床文章(包括个案)就有10余篇之多,而有效率平均在90%以上。基本上表明,针灸是本病值得推荐的方法之一。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三阴交、昆仑、太冲。

配穴:内庭、行间、解溪、丘墟、中封、侠溪。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2~3穴,酌加配穴1~2穴。一般采取快速进针,得气后施提插结合小幅捻转之泻法,待出现较强烈的针感后,即行出针。体质较弱者,得气后予以轻度平补平泻法,留针10~15分钟。针柄上燃拇指大艾炷。轻者隔日1次,重者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24例,用上法全部治愈[2,3]。

耳针

(一)取穴

主穴:分3组。1、交感、神门;2、心、皮质下;3、心、神门。

(二)治法

每次取1组。可以第1组与第2组交替使用,亦可仅用第3组。据症情变化和治疗情况而定。均取双侧穴。探准敏感点后,将毫针速刺入,以不穿透耳软骨为度。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600次/分,电流强度以耐受为度,通电30~60分钟。每日1次。有条件者,可在睡前加针1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16例。其中14例,治疗6~24次痊愈,2例治疗56次及106次痊愈。随访2~10年,均未发作[4]。

刺血

(一)取穴

主穴:足十宣(或足部井穴)。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

(二)治法

据病变累及部位,取相应足十宣穴或井穴,如累及整个足跖部或足趾,则均取。足十宣和足部井穴可交替轮用。操作方法为,医者以左手拇、食指用力捏紧足趾,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迅速点刺,挤出绿豆大血珠1~2滴。用消毒棉球拭净。如第1次刺血,症状未见减轻,可加一配穴。配穴用针刺法,针芒向下,进针得气,提插探寻,使针感传导至足,再施一进三退之透天凉手法3~6遍。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20例,结果痊愈19例(95%),有效1例(5%),总有效率达100%[5]。

拔罐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上肢:华佗夹脊自C5~T7,曲池、外关;下肢:华佗夹脊L1~5、秩边、阳陵泉。2、上肢:八邪或上八邪(手背第1~5指掌关节后缘之间凹陷处);下肢:八风或上八风

上八风穴位置:足背第1~5趾跖关节后缘,两跖骨间。

(二)治法

第1组穴位针刺,秩边穴以75毫米长之毫针,深刺;馀穴用40~50毫米毫针,华佗夹脊略斜向椎体刺,馀均直刺。得气后,采用捻转泻法,运针3~5分钟,留针15~20分钟,隔5分钟运针一次。一般每次取1~2穴,穴位交替取用。

猜你喜欢

  • 千金子与水稻的区别

    一提到中草药,很多人都说自己是“药盲”,往两个看起来十分相似的字或词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千金子与水稻的区别就让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有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的功效;

  • 中药火麻仁功效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中药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茎等,也有很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但还有一种,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

  • 了解火麻仁种子是什么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乌柏根的皮到底是什么呢?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京大戟和红大戟的区别?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