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怎样学好中医

怎样学好中医

范金茹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笔者习医从医三十载有余,愧无建树,今不揣浅陋,略谈其过程中的管见如下:

背诵是基础

中医学由于其博大精深的学科特性,“上及天文,下穷地理,中悉人事”,有太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需要背诵记忆。如经典著作、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方剂的组成、功能主治等。40岁以前,是背诵的黄金年龄,在各年龄段、各专业层次应有自我评价指标,不妨把英文考级、计算机考级、各种资格证考试的模式引入其中,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客观评估,如能背多少经文,掌握了几百个方、几百个药,还是上千个方药。背诵靠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领悟是关键

有人言:中医学高深莫测,易学难精。此说不无道理。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年的医书是写在竹简上的,文词简洁、言简意赅,古今字义已大相径庭,故领悟的第一要义是领悟经文的文词本义。

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脉绝不至曰死”,其中“诸”、“皆”、“死”非今之意。第二要义是领悟其内涵,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指导临床。例如:《金匮要略》百合病,很多学者认为本病是起于热病后,心肺阴虚,全身气血失和,以致精神、饮食、行为异常的病证,代表方百合地黄汤。然究其证候“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何,其脉微数”,是否类似今之郁病,郁病主要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所致,百合大类可归花类,诸如玫瑰花、合欢花皆有疏肝解郁之功。故百合地黄汤用于郁病(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应是方中肯綮。

学而且问

学问学问,学中常问。《伤寒论》中小青龙汤、真武汤都能治水饮,为何皆用白芍?小青龙汤发散水饮用干姜、真武汤温阳利水用生姜,为什么?常言肺无阳虚,却有温肺法,温肺的目的是什么?《金匮要略》中有原文:“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心气不足”用“泻心汤”显然不对,有人认为是传抄错误、有人解释为仲景的笔误,如此说法实属不解。如果结合临床应该怎样解释呢?吴鞠通为何把白虎汤称为辛凉重剂?问题多多,不胜枚举,答案也并非唯一,在此不赘述。

问而且答

薛生白《湿热病篇》中原文,有许多是这种格式:湿热证,……证候,……药等味。读此经文,你会苦于无方名,不便学习记忆,临床难借鉴运用。也因为此,我们现在也很少知道薛氏的方剂。在20世纪90年代,笔者师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王行宽教授学习时,侍诊摘抄了许多有效案例,如何学到老师的经验方,并能传承它,是我想解答的问题。于是十余年来,我将吾师验方归纳、拟名、方解、述评,如柴百连苏饮、清肝泻心汤、圣愈联珠汤、诸痹汤等。如此之举,自己可临证效仿,同道也可受益,老师的学术思想得以彰显和传承。

以上个人管窥锥指之见,多有妄言与不妥,恭请商榷、赐教。诸家之说,兼容并蓄,必精勤不倦,博学旁收。“德、精、仁、术”是医者之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

    罗汉果大家应该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习惯用它来泡水喝。但我们要注意,罗汉果味甘性凉,对于脾胃虚寒者并不适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记住。

  • 虚胖是指哪里虚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

  • 中药和西药能同时服用吗

    每一种药物最好都要错开,不同的西药之间服用的话,有些像解抗的药物,我们就错开服用,错半小时。中药西药之间,我们服用的话,尽量错开个半小时会好一点,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 是药三分毒中药有毒吗

    我们知道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我们体内的这个营养的偏性,假如这个人是个寒凉的体质,我们用温热的药啊,这是正常对应的。假如寒凉的体质用这个寒凉的药,这个药对身体都是有毒副作用,这个是不能用的。还有下面一句话呢,就是能不能长期服用,如果这

  • 手掉皮是什么原因?

    每到冬季手上掉皮的,脱皮的,还有一些人是春季啊,夏季啊,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有季节性的,这个手上掉皮西医讲的原因比较多,像手癣,维生素缺乏呀,还有什么汗疱疹病毒引起的,这些都会导致我们手脱皮啊。我们中医上讲,一般是心脾有热,我们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