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季摄养

夏季摄养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里夏令新”夏日是天地万物生长之时、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山川竞秀,生命壮盛。夏属南方,五行归火,在人主心,夏日摄养宜以养心气为主。

邱处机《摄生消息论》说:“夏三月,属火,生于长 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属辛.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心气当呵以疏之.嘘以顺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日养生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冬至重病。”邱处机也论述夏日摄养之道说:“故夏三月。欲安其神者,则合忠履孝,辅义安仁;安息火炽,澄和心神;外绝声色,内薄滋味;可以居高。彻环眺望;早卧早起,无厌于日,顺于正阳,以消暑气,逆之则肾心相争,水火相克,火病由此而作矣”。又见于孙思邀(摄养论)说:四月。肝脏已病,心脏渐壮。宜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卫气。五月,肝脏气休,心正王。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卧起惧早、六月,肝气微,脾脏独王。宜减苦增咸,节约肥浓。补肝助肾,益筋骨。

夏日养生之法:

一、是修养心脏法。(黄庭遁甲缘身经)说:“且夫心者 夏之用事也。天地气交.万物华结,亥寝丑起.无厌于养,英成实长。夏之德也 逆之则伤心。常以四月、五月、六月弦朔清旦,南面端坐,叩金梁九,漱玄泉三;静思想吸离宫之赤气.人口三吞之,以补呵之损,植其灵府。开心穴,饵离火,涩玉女,神平体安,众殃不害,金火不能伤,治神之灵也。”

二、是六字气决的呵字诀。《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治心脏用叮法:以鼻渐长引气,以口呵之,皆调气如上,勿另耳闻之;然后呵之。心有病,用大呵三遍.细呵十遍,主心家烦热.一切损闷疾差止。过度损。”

三、是心脏导引法《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可正坐,两手作拳,用上左右互筑,各五、六度又可正坐。以一手向上托空,如托重石。又以两手急相叉,以脚踏手中.各五、六度。去心胸间风邪诸疾。闭气为之。毕,良久闭目.三咽液,三叩齿而止。”以上方法四、五月行之。

猜你喜欢

  • 厚朴三物汤治腹胀痛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

  • 从瘀论治流泪症

    孙国印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女,55岁。2009年3月20日初诊。双眼反复流泪半年余。患者平素流泪,遇风更甚,伴视物不清,头晕乏力,气短,纳差,双手甲床色泽青紫,舌苔薄白,脉细涩,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为“功能性溢泪”,并用中

  • 长期服 缓起效——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8)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是一种中药剂型,有别于一般“补品”,缓图起效是其特点之一。如果不坚持服用,急于求成,就达不到膏方养生保健、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膏方配伍中除了中药饮片外,参类、虫草等补益性中药,阿胶、龟板胶等胶类、糖等在配伍中占

  • 清寒之燥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1)

    编者按:王和伯(1891-1970年),海盐石泉人。17岁从师于晚清名医金子久先生,是金氏二百多弟子中的佼佼者,1912年在石泉悬壶开业,1918年即名噪乡里,声誉鹊起。1934年,迁硖石行医。1963年3月被浙江省卫生厅评定为海宁最早的“

  • 久病重病当辨奇经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