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黎清婵妙用芍药甘草汤治痛经

黎清婵妙用芍药甘草汤治痛经

黎清婵教授是江门市知名的妇产科专家,临证30余年,经验丰富,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妇产科杂病、急症,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一年,受益匪浅,现将其活用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痛经经验进行总结如下。

辨证分析 黎清婵认为痛经病因多变,病机复杂,但以下焦阴血不足,以致气血瘀滞、胞宫失养者居多。月经前后,气血变化迅速,损耗较大,加之平素不善调养,易致阴血不足,经脉失养。胞宫经脉不利,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妇女多性情急躁易怒或生性抑郁,易致肝气瘀滞不通。经脉气血不足,鼓动无力,气血易于凝滞,加之因濡养不足,阴寒内生,寒气凝阻,更易加重血瘀,不通则痛。临床常表现为:下腹冷痛或者刺痛,疼痛难忍,四肢不温,喜热饮或不欲饮,胁肋不疏,舌质常晦暗清冷或伴见瘀紫,舌苔薄白,脉象或涩或沉迟。

治疗方法《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用于汗后伤及阴血而致脚挛急不伸之证,内含白芍、炙甘草各四两。其中白芍药酸苦入厥阴,敛阴和营,柔筋止痛。甘草甘平入太阴,和胃生津,缓急止痛。两药相伍为用,共奏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之功。组方简练却配伍得当,辨证准确,对于痉挛性疼痛效果明显。

黎清婵在临床中,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上述证型的痛经,效果显著。芍药酸以柔筋,疏利肝经之气血,使阴血得补、气血得痛。炙甘草取其甘,以和中缓急,使经脉得温,气血自和。两者配伍得当,血气得充,经脉得通,瘀滞自解,则疼痛得消。

对于气滞重者可酌加枳壳、香附、佛手等药;血瘀重者可酌加乳没、桃红等物;寒凝重者可加肉桂、干姜等。

案例 患者张某,女,26岁,下腹痛3小时来诊。坐立不安,面色无华,面容痛楚,俯仰不得。诉下腹部疼痛剧烈难忍,胀痛为主,月经适至,夹有血块。平素月经规则,间夹血块,量多。情绪抑郁不疏,每至月经则下腹疼痛胀闷不适,病史多年。舌质晦暗青紫,边有瘀紫,苔薄而黄,脉沉涩。

辨证分析 患者月经量多,耗伤阴血,阴血不足,肝经失养,从而抑郁寡欢,肝气不疏,厥阴气滞,胞宫气血不足加以瘀滞不通以致疼痛剧烈。阴血不足则见面色无华。月经夹有血块,舌象、脉象均为阴血不足、血瘀气滞之外象。

治以柔肝养阴、散瘀理气之法。方拟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药、炙甘草各50g,丹参20g,吴茱萸5g。服药一服痛减,连服6服,诸证消除。以后诸月更无复发。

体会 芍药甘草汤,两药等量配伍,相辅相成,能柔肝养阴,缓急止痛,对于阴血不足引起的痛经一症,效果明显,随症加味,起效明显。

猜你喜欢

  • 经常睡不着,乏力,四肢发冷,易惊醒

    那么首先一点,大家要辨别自己是不是失眠,有一些人呢,可能最近出现了一些烦心事儿,或者是感觉生活上有些不如意,但是过两三天解决之后,那么就可以正常入睡,那么这些人群呢?我们可以不把它当做失眠,换句话说,偶尔出现的一两次失眠,大家不要去紧张,也

  • 长期胃痛,胃胀,伴有恶心呕吐,一方解决不反复

    这是一个赵先生, 31岁,主诉是胃疼六个月,这三天比较重,那么这个患者,是没有明确的原因就出现了胃疼,胃胀,然后有恶心,呕吐,嗳气。善叹息,胃镜检查呢,十二指肠球部有一个溃疡,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及时治疗,他现在主要症状还是胃疼,胃胀,然后有恶

  • 湿气盛,大便溏稀总反复?两方合用,帮你祛根

    今天分享这个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岁,他的主诉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时成粥状,大便也不太规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泻发作,尤其还是劳累时比较重,情绪波动的时候也比较严重。在当地他吃过不少的中药,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就

  • 胆囊结石,先疏肝后健脾,中医帮你轻松祛除

    这个患者来看的时候,这个疼痛有时候有,有时候就没有。平常呢,可能工作总有应酬,吃肥甘厚味,这个胃口也比较壮。然后呢还有就是熬夜,他近半年来就出现这个右胁疼痛,早晨起来口中有异味儿,有时候也有反酸,胃口也有胃胀的表现。做彩超检查的时候就是胆囊

  • 还在脾虚时就补脾吗,结果越补越上火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脾胃虚补脾,为什么有的人一补就上火,越补越上火,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天跟来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建议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脾虚跟胃实他俩是一对相对的,当然这个胃实的时候我们就叫脾满了,就是胃堵得慌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