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炎炎夏日,中医有招

炎炎夏日,中医有招

盛夏气候炎热,湿度大,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季节,出汗多,消耗大,伤津耗气,气随津脱则使人气虚,气虚之人常感到倦怠无力,语言低微,懒言少动,动则气短或气喘,呼吸少气,饮食不香,消化不良,多汗自汗,脉搏虚弱无力。中医认为,暑湿之气是夏季的主气,暑气导致热病,使人体伤津耗气;暑与湿邪又多合在一起共同引发疾病,使病邪不易祛除,影响健康。传统中医认为“暑伤气”,所以常感到烦躁,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甚至头晕、胸闷、恶心等,民间则说是“苦夏”。如何摆脱“苦夏”的烦恼?中医有什么好招法?

招法一 清心降火

中医认为《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夏天为火季,心为火藏,心火应于夏热,故火气通心。人的心神易受扰动,从而出现心神不宁,引起心烦。

夏天应适当吃些苦味食品,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现代营养学认为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如:苦瓜、苦菜、菊花脑、茶叶、咖啡等苦味食品。中医认为苦瓜,又称为凉瓜,性寒味苦,入心、肝、胃经,功能清暑涤热,明目解毒,《滇南本草》说它能“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还说它“治丹火毒气,疗恶疮结毒”;《泉州本草》认为它“主治烦热消温引饮,风热赤眼,中暑下痢”。关于苦菜,民间谚语就有:“苦菜花香,常吃身体硬梆梆;苦菜叶苦,常吃好比人参补。”

应注意的是,食用苦味食品不宜过量,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拨、伤肺。过苦还易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尤其是胃病患者不宜多食苦味。

“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心火旺盛,不仅伤心神,而且还会伤及肺气,使得气阴两虚。因此中药方剂“生脉饮”可用来解暑热、益气力、生津液、止渴消烦。生脉饮在夏天既能预防中暑,也能保气养生,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配伍起到益气安神,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作用,使气复而津回,汗止而阴存。

招法二 调理脾胃

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感觉没胃口。中医认为,暑湿为阴邪,易伤人脾阳。脾性喜燥而恶湿,脾阳为湿所困,则会出现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致气机不畅,表现为纳谷不香,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湿困脾阳症状。夏季要少吃生冷食物,少冷饮,特别是冰。老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小儿、儿童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要受到暑热湿邪的侵袭,影响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饮冷饮,就会损害脾胃之阳气。生冷食物是寒性食物,寒与湿互结,就会使脾胃受损,导致泄泻、腹痛之症发生。夏天要食用清淡之品,这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碍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夏季瓜类蔬菜种类繁多,不仅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C、B1、B2,胡萝卜素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而且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健脾开胃。有冬瓜、南瓜、丝瓜、苦瓜、西葫芦、佛手瓜、金丝瓜、瓠瓜。夏季人体水分和盐丢失较多,还应多喝水,并适量饮些淡盐水,但切忌饮水过多,以免增加心脏和消化系统的负担,应采取少量饮的方法。

招法三 预防中暑

中暑是炎热的夏季易发疾病之一,常因久曝烈日之下,或长时间在高温之下劳作而引起。中暑的症状,常见头昏、出汗、口渴、恶心,甚则卒然昏厥。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中暑属于水、电解质紊乱范畴。中暑病重在预防,尤其要注意预防先兆中暑。从中医和食疗的角度来说,防治中暑应以清热解暑为主,服用辛凉清热解暑、甘酸益气生津、芳香醒脑的药物和食物。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夏天预防中暑,可以多喝绿豆粥、荷叶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这些养生粥,不仅易于消化,还具有清心去火,生津止渴,健脾除湿的功效,实为夏季药膳之佳品。

招法四 保证睡眠

如何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战胜炎炎酷暑的另一个法宝。夏季昼长夜短,躁热难当,睡眠不好,也会让人心烦意乱,精神不振。因为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睡眠质量的好坏,对解除“苦夏”的困扰也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认为:阴气盛则寐,阳气盛则寤。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黄帝内经》认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盛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晚应长眠。提高睡眠质量,还要提倡睡子午觉。“子、午”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为“子觉”,效果最好。午觉只需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休息好,下午的精力才能更加充沛。

还有,睡前可吃一点养心阴的东西,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因为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于健康。(江苏省中医院

冯瑶 章茂森)

猜你喜欢

  • 肝火、心火、肺火、胃火、脏腑有火如何辨别?应怎样调理?

    我们今天呢给大家呢简单的来说一下。那么第一个肺火,肺呢是为娇脏,既怕寒又怕热。受寒之后,寒气入里就会化热。就是我们讲的肺火,有咳嗽呀、痰黄这些表现,感冒加重之后浑身发热,然后灼伤肺经,会出现什么呢?就刚才说的那种肺火,甚至如果重的话,咳痰有

  • 脑梗复发的前兆

    大家好,脑梗呢是我们现在比较多发的一个病,发作之后症状轻的还好,症状重的呢整个的影响都比较大。而且它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呢?非常容易反复的发作。那么它反复发作呢就是有几个表现常见的啊,一个是四肢麻木。从中医讲它是一个血瘀的表现。当它这个血液运行

  • 气血两虚怎么补

    大家好,我们常说气虚,血虚,气血不足。那么今天呢跟大家说一下,解释一下,气虚和血虚都是什么样的,中间关系是什么。那么气虚是我们非常常见的。因为最开始吧,首先出现的往往是气虚,像劳累受寒之后,那这个气就不足了,就风吹一下特别凉了之后伤气,特别

  • 阴虚阳虚怎么分辨,怎么调理

    大家好,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下关于阴虚和阳虚的区别的问题。那么首先从症状区分来讲,阴阳其实它是代表寒热。我们讲说阴虚则热,阳虚则寒。当阳气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形寒肢冷。怕冷的情况。就有人讲说我气虚也冷,阳虚比气虚要重,它也有气虚的这些表现,特别

  • 长期咳嗽老不好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春天犯咳嗽的患者很多。那么这个咳嗽呢,虽然都是一样的咳,但是呢病因和病机不一样,治疗和调理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看一下啊,关于咳嗽来说啊,就是我们讲越简单的症状啊,从中医来讲它越复杂。因为什么呢?研究的特别透,分型分得特别细。这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