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上火咋回事

上火咋回事

“最近怎么样?”“老上火,烦死了。”这是最近经常发生在同事间的对话。什么是上火?“火”从哪来?用什么方法能够灭掉这股“火”呢?今天,我们要说一说中医是怎么认识上火的。

“火”从哪里来

说起上火,大家都不陌生。着急、发愁会上火,忙碌、饮食不规律会上火,压力大、失眠也会上火。不仅引起上火的原因各不相同,上火的症状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嘴角起疱、脸上出痘、鼻孔燥热、舌头长疮、烦躁、大便干燥等。这“火”到底是什么?它的“燃料”从哪里来呢?

中医认为“火”是人生存的原动力。在正常状态下,“火”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气、阳气,推动着血液流动和经脉循行,保持人体恒定的温度。如果没了这股“火”,人的身体就没了生机。但是超过了正常的尺度,“火”就会变成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就变成了“元气之贼”。这个“贼”只要存在着,就会不断骚扰元气的正常功能,人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

据近日搜狐网健康频道有关上火原因的调查显示,在参加投票的网友中,因为饮食问题造成上火的比例占到41%,因为情绪因素造成上火的比例占到31%,因为环境因素造成上火的比例占到28%,可见“火”从口入是现代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饮食因素位列第一,吃肉太多、喜欢油腻或味道浓厚的食物、嗜食辛辣、贪杯好酒,这些不良习惯持续时间长了,不但会损伤脾胃,还容易出现各种上火的症状。另外一个需要大家注意的问题是,不要过度进补,特别是儿童和老人,他们脾胃本身较弱,补品吃多了,上火的问题就来了。

情绪因素位列第二,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更需要引起大家重视了。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家里可能有矛盾,上班可能不顺利,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大,现代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不懂得自我调节,这些持续性的不良情绪就会影响身体健康。《黄帝内经》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又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都说明了情绪过度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环境因素位列第三,比如说夏天天气炎热、气温高、人体出汗较多,而此时正是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这段时间本身就容易出现上火的问题,如果再加上饮食和情绪的影响,上火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上火有虚实之分

中医讲辨证,同是上火,也有虚、实之分,比如有些人身体壮实、胃口好、喜欢吃肉、浑身有劲,上火一般是实火。有些人身体消瘦、食欲不振、容易失眠,上火一般是虚火。分清虚实对于辨证治疗非常重要,比照一下指标,看看自己上的是什么“火”吧。

看小便。小便颜色黄、气味浓,同时舌质红,是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看大便。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看发热。如果身体出现发热的症状,全身燥热、口渴,这是内热大,是实火。发热时手脚冰冷、身体忽冷忽热,不想喝水,是体内有寒,为虚火。

如果是实火,常见的各种清热、解毒、降火的药都比较对症,但是目前单纯实火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不要出现上火症状了,就自己给自己开方,贸然服用去火药。比如说有些人发现大便干结以后,就服用去火类的药品,吃来吃去,排便更困难了,这就是因为人本身中气不足,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用了去火药,中气越来越虚,肠蠕动无力,本想快马加鞭,结果几鞭子就把本来就没劲的马抽趴下了。

找准源头来“灭火”

在中医看来,“火”不仅有虚实之分,还与不同的脏腑有关系,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肝火。一般情况下,如果肝火过旺,会表现为头晕、面目红赤、易怒、口苦、脉弦等,女性还有可能出现月经失调问题,容易生气,爱发脾气。

胃火。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便秘、腹胀、舌头发红。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臭、大便干硬,牙龈肿痛。

心火。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舌尖红、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舌头长疮等。

肺火。肺火也有虚实,实火多表现干咳无痰或痰浓色黄、咽喉肿痛、大便干燥,虚火则表现为痰稀色清、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等。

肾火。肾火过旺的人,主要表现为牙齿松动、头晕目眩、耳鸣、睡眠不安、烦躁等。

结语:上火在很大程度上与饮食和心情有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饮食上遵循清淡营养的原则才是大家最好的灭火剂。

猜你喜欢

  • 扎针灸痛不痛

    针灸痛不痛?每个人的个人感受不一样,在针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疼痛,特别是在进针,也就是用针灸针刺破人体的表皮,把针灸针刺入人体的穴位的过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会控制在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之内。当进针之后,通常会进

  • 拔罐时间多久为宜

    拔罐时罐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种材质的罐负压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钟为宜,因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直

  • 先拔罐还是先洗澡

    火罐和洗澡顺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绝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发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皮肤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发其他疾病。

  • 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补脾胃的中药方子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