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化解“毒”奶粉致肾结石

中药化解“毒”奶粉致肾结石

杨磊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

张志发主任医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专家。自拟半枝莲化瘀排石汤,开展了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该项研究不但具有排石的作用,且有溶石的功效,获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笔者有幸跟师临床,并将之用于治疗三聚氰胺超标奶粉致肾结石患儿,疗效显著。

曹某,男,8岁。2008年9月20日初诊。

血尿4年伴腰痛。自幼服三鹿奶粉,B超示:左肾上极5×5毫米结石。给予半枝莲化瘀排石汤:半枝莲8克,金钱草8克,海金沙6克(布包),鸡内金6克,石苇6克,郁金6克,三棱4克,滑石6克,瞿麦4克,怀牛膝4克,白茅根6克,甘草3克。日1剂,连服3周,复查B超正常。

按:本次治疗的肾结石患儿由服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引起。三聚氰胺及其在体内形成的盐类微溶于水,在体内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容易在尿道、肾小管里沉淀,导致结石。西医临床上主要依靠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考虑外科手术干预。

三聚氰胺奶粉致肾结石属中医学“石淋”、“砂淋”、“血淋”范畴。“肾主水”,“气对津液有推动作用,气虚则津液停聚”。张志发认为,肾气虚弱,导致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是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肾气旺盛,尿中沉渣自然容易排出,肾气虚弱,气化推动无力,尿中沉渣易沉积于体内而为结石。因此,本病发病病机为肾虚而膀胱气化不利,湿热蕴结下焦,阻滞尿路,日久淤积而成结石。有不少结石的病人虽无临床症状,但久滞难排,固定不移亦属瘀证范畴。

结石易造成的局部充血、水肿、炎症及粘连等,通过活血化瘀法可使微循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促进炎症吸收,同时使输尿管蠕动的频率和幅度增大,利于结石下行。方用半枝莲活血化瘀,清热利尿;金钱草利尿排石;海金沙、石苇、瞿麦、滑石、白茅根清利湿热,利水通淋;鸡内金健脾化石;郁金行气解郁;三棱化瘀行滞;牛膝除活血利尿外,直达病所,引石下行;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利水通淋,排石化石之功效。

猜你喜欢

  • 养血祛风治斑秃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张某,女32岁,2008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晨起发现头枕部斑秃一块,后来逐渐发展而成全秃,经多方医治罔效,头部光亮,羞于见人,夜寐多梦,大便干,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血亏损

  • 明医理 辨证准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1)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

  • 麦门冬汤方证浅析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自拟方治湿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

  • 表里两解治内热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