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针灸奇术解难题——凌企昌针刺解肠癌术后腹胀

针灸奇术解难题——凌企昌针刺解肠癌术后腹胀

上海凌企昌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曾用针刺解除肠癌术后腹胀,取得满意效果。

病家张某,男,59岁,患直肠癌,在今年6月上旬住上海二军大长海医院,进行开刀治疗。手术后腹部胀气不通,一拖五日,下腹部膨胀,连上腹亦隆起,患者极度不舒。最严重的问题是腹部开刀后的刀口缝线,已有绷开的危险。在此情况之下,医院决定再次手术,第二次开刀放气,以求排除险情,重新缝合创口。不料手术后,依旧不能通气,腹胀症状如前,四天之后气仍不通,险情再生。情况危急,患者家属要求院方是否能再动手术或其他解危措施。院方对第三次手术不予考虑,只能无奈观察。在此危急情况之下,家属要求请院外针灸医师会诊,院方立即同意。

6月14日中午,凌企昌被请至长海医院会诊。到病房后,见病人口插胃管已数日,不准饮食,即使是水也不可入口;腹部拖出管子,装上一个塑料存气袋。因为腹内气不通,因此袋也是瘪的。患者神气萎靡,情绪低落,一切营养等物均靠挂盐水注送。

鉴此,当时唯一紧急处理的就是想尽方法通气,否则如果刀口缝针绷开,那后果不堪设想。考虑到患者经直肠癌手术,取穴应该在大肠经上选择。

第一个穴位选大肠经上的郄穴温溜。该穴在手上臂处,不受手术影响,然在疏通经络之气上,比较理想。此外,郄穴的穴性又是对急性病有效的,故取之。

第二个穴位取大肠俞。它是大肠经的背俞穴,对大肠有直接影响;

第三个穴位取足三里。它是胃经的合穴,既能健胃,又有强壮之功能。

选定之后即刻操作。先取温溜,进针之后,针感向大指食指方向放射,得气状况比较理想。因另取穴位要变换体位,故不留针;再取大肠俞,针感向下直达足背足趾,得气理想,确属甚好;最后针足三里,针感直至足背,得气亦佳。仅定此三穴位,双取六针,每针得气均优。当场无有动静,以观后效。

次日(6月15日)中午,家属来电话,告知当日至晚间患者腹胀减轻,第二天早晨查房时,医生发现其上腹部肿胀已平服,腹部的受气袋也充气,症状大有好转。鉴此,查房医师决定拆除其胃管和腹部气袋。

至此,院方希望凌老为患者复诊,再针一次。因白天医诊繁忙,到晚上,凌老再嘱为患者针第二次。他仍取以上三穴六针。第三天(6月16日)家属中午来电称,今日查房医师已嘱可以进食,饮流、半流质,全家非常高兴,请求凌老是否再针一次,以巩固疗效。凌老考虑病人是癌症手术者,确应防止变故,故夜间再为其进行了第三次进针治疗。治疗后,患者当场排气,一身轻松,情绪欢乐,精神振奋,脏气通畅。(张高炯)

人物链接

凌企昌194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从丁济万。1991年前曾在上海市四川南路、南京东路地段医院任副主任医师;1992年至今,在上海宁波路587弄7号自行开业“中医针灸诊所”。为常州孟河医派传承学会会员。擅长用针灸治疗疑难杂症。

猜你喜欢

  • 左归丸,右归丸到底补什么?千万别用错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出自于《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异同。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左归丸这首方子主要解决的是真阴亏虚之证,那这首方子是张景岳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那么因为此时的患者是一个真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只是解决了肾阴不足之

  • 丢三落四,健忘四种病机导致,中医对症治疗

    那么健忘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还是有不同的。历代医家认为健忘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那么形成健忘的病机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块儿分享一下健忘常见的几种病机。首先就是我们这儿说的心脾不足了。心脾不足我们常见的就是失眠,健忘,心悸,怔仲,

  • 下肢水肿,水液代谢失常,一方辨证消肿

    首先是肺,我们都知道肺有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降低,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功能失常,出现水肿的临床表现,第二个就是我们说的脾,脾有运化水液功能,如果脾的运化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停于肠中,就会出现腹泻,在这种情况,水湿

  • 五心烦热,盗汗便秘,可能是阴虚火旺

    大家好,那么今天一同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们来一块儿看。患者男,23岁,自述长期盗汗,大便闭结。在诊疗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患者五心烦热,盗汗的同时面赤心烦,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闭结。舌脉是什么样呢?舌红苔黄,脉细数。从这个临床表现来看

  • 脾虚湿气重,大便不成形,一方健脾祛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首方剂,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参苓白术散。这种方子所主治的病症就是中焦脾胃气虚。因运化水液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太严重而出现的脾虚湿盛之泄泻,对于这样的病症,临床表现会有什么?患者所描述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这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