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天寒须防宝宝久咳不愈

天寒须防宝宝久咳不愈

初冬时节,气候变化起伏较大,有些体质差的孩子由于穿脱衣服不及时或家长护理不当,容易感受外邪出现咳嗽不止的情况,尽管吃了很多抗生素及止咳药,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很让家长揪心。

外邪伤肺咳嗽剧烈 小儿的肺为娇脏,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咳嗽都与肺脏密切相关。另外,小儿柔弱的肌肤,对外界寒暖变化调节能力差,初冬空气中的水分减少,故很容易导致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涩、咳嗽无痰的现象,中医称之为“燥”。初冬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孩子增减衣服不及时会着凉,或夜间开窗睡着后被吹伤风,邪气都会随风侵袭机体引起发病。无论邪气通过哪种途径进入小儿机体,肺总是首当其冲受到损害,从而表现为外感咳嗽。不但咳嗽剧烈,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小儿白天咳嗽尚轻,越到夜深人静之时,咳嗽越剧烈,有时一口气能咳一两分钟不止,常常影响到睡眠休息。有些较小的婴幼儿病情加重,甚至会因剧烈咳嗽导致心力衰竭,有危及生命的危险。

咳嗽特点 小儿感受外邪,发病一般较急,有发烧、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咳嗽声音高而粗,痰白稀薄,治疗期间其他症状逐渐消失,但是咳嗽症状不见减轻,患儿常感觉咽喉部发痒,无痰液,迎风刺激或安静睡眠时常出现自发性咳嗽,使用止咳及润喉药物见效甚微。咳嗽时间可长达半月以上,有的时间甚至会更长些。

中药治疗咳嗽效果好 对于燥邪或风寒犯肺引起的咳嗽,中医治疗以清燥润肺、散寒宣肺为主,而中草药具有西药所不及的功效。一般简单的几剂小药煎熬成汤,每次让孩子分几次服用,不出几天咳嗽便会止住。如果以梨煮水喝,或用少量川贝加梨煮汁喝汤吃梨肉,则效果会更佳。

咳嗽的家庭护理 由于中药特殊的辛辣苦涩味道,往往令孩子们望而生畏。这就需要家长耐心地给孩子讲清道理,熬药时尽量浓缩使药量不要太多,并在药中根据孩子的口味加入适量食糖,以减轻刺激性气味。喂药时尽量将汤匙往舌根部放,避开对苦比较敏感的舌中部的味蕾,动作要快而准确。千万不要在孩子不情愿的情况下采取强硬手段给孩子喂药,如捏鼻子、撬嘴巴,甚至打、骂、恐吓孩子,这只能进一步增加孩子对服中药的恐惧心理,使其更加拒绝服药。有的孩子饭后剧烈咳嗽,常常会使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此时,家长要及时为孩子做好清洁,并安慰孩子,鼓励其进食。食物可以以较硬的米饭、馒头、发面饼为主。咳嗽剧烈时可与孩子一起做游戏、讲故事或外出散步,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减轻咳嗽症状。(谢桂珍)

猜你喜欢

  • 合理的健康饮食很重要

    我不建议大家过度节食减肥,或者单一的饮食减肥,黄帝内经里面说:“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啊,七天不吃不喝,身体呢就会因为气血耗竭而终结,所以呢,合理的健康饮食是很重要的。

  • 晒太阳要多晒背

    晒太阳晒背。背部呢有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反应脑,髓,肾的功能。晒太阳可以振奋督脉经络,帮助我们温通气血,对身体养生很有帮助。

  • 汗法适用于什么证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养生情绪很重要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夏季养生勿发怒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