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帮您看懂中药处方

帮您看懂中药处方

在中药处方中,经常看到药名前后写有炒、炙、先煎、后下等文字。有一些不了解些内容,只是把药全部放在一起一煎了事,以致药效不能充分发挥,延误疾病的治疗。因此了解中药处方中的一些知识对于配合医生治疗、保证疗效是非常有益的。

写在中药处方药名前的字常有生、炒、炙、煅等。生是指这味中药可直接使用;炒是指药物要经过清炒或加固体佐料炒到一定程度后使用;炙是指药物加液体辅料拌炒,有降低毒性、提高疗效,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等作用,辅料有酒、醋、蜂蜜等;煅是将药物直接置于炉火之上,或放在适当的容器中进行煅烧,以增加药物的收敛作用,或减少副作用或改变药物的性质。这几种炮制方法,不需要患者自己掌握,在抓药时药师会根据处方处理。

写在药名右上角的字是药物的煎服方法。一般常用的有下面几种:

先煎是将该药煮沸十分钟左右以后,再将其它药物加入共煮。

后下在其它药物快要煎好前五分钟左右,将这味药加入共煮。一般含有挥发油的药需要后下,这样可以防止挥发油损耗过多而降低药效。

布包煎将药物用布包起后再放入锅内,一般不容易滗出或有毛刺的药物需要布包。这样可以避免药液混浊,也可防止药物的毛或刺进入药液而对咽喉产生刺激。

另炖、另煎适用于贵重药,为了充分煎出其有效成分,尽量减少损失,把该药单独煎煮。

泡服含有挥发油,并且有效成分很容易浸出、用量又少的药物,可以用开水泡后服用。

(谢桂珍)

猜你喜欢

  • 拉肚子减肥有用吗

    拉肚子是可以减肥的,但是它属于一种不健康的减肥方法,它减掉的不是脂肪,而是身体里的水分,对身体的危害较大。长期腹泻是吃进去的食物营养和水分没有得到充分的吸收就排出体外,容易导致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导致腹泻的原因很多,如果腹泻

  • 四种食物越吃湿气越重

    一、含糖多的食物。中医讲,甘入脾虽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对于有湿气的人来说,不适合多吃。二、生冷的食物。中医讲,寒凉伤脾,伤脾后,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也容易促进湿气生成。三、油腻的食物。煎炸烧烤食

  • 熬中药前先泡药材

    需要煎熬的中药都建议尽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中药材因骤然受热,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变硬,从而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药效降低。

  • 劳怯症是什么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脾胃不好怎样调理效果最好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