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一个月能学会诊脉看病吗?

一个月能学会诊脉看病吗?

经常有朋友打电话来询问,华氏脉诊事宜,其中有很多朋友总心存疑虑,一两个月就能把诊病治病学会吗?读中医大学四五年还不会诊病开方,你们那儿怎么会学得这么快?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在我这里学习中医,理论联系实践。在学校学习那是光说不练,纸上谈'病',理论与实践脱节,前面学习后面忘记,很难掌握真东西,我们以师徒传授的方式学习,手把手的教学生诊脉,徒弟亲自诊病开方,当天学的东西马上应用,记忆深刻,一辈子也难忘记,而且都是实战性的东西,学员能够直接掌握其中真谛。

二、到我这里来学习中医的学生,他们都是不远千里来求学问的。在思想上与学校里的学生就是两个动力,学校里是填压式的灌输。在我这里是主动的吸取,学生唯恐时间短,学不到东西,所以每天都努力吸取精华,一点中医知识也不懂的学生,在五天之内都能熟悉300味药的功效,在学校里可能吗?这就是人的潜能被开发了,逼出来的潜能力量是很大的.

三、到我这里来学中医的学员,每天都能诊上十几个病号,从脉诊、手诊、舌诊上分析病情,老师在旁边亲自指点,学生先开方组方,而后老师再修改.并告诉学生其中的道理,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学会诊病开方,而且深暗其中的医理。学校中的学生在实习时有这种便利条件吗?所以说在我这里学习一天胜过在学校里学习十天有余。现在我国的中医大学基本上走歪了路,在学校里除了数学、语文等专业外还学习英语,而且西医学科还占了一大部分,中医学校里学那么多西医知识干什么?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根本不能融为一体,怪不得中医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中医也不成西医也不会!一个中医学校毕业的学生学习中医的时间还不足一年,可就这一年还是理论脱离实践.中医老师不会诊脉,不会临床开方组方,那么他们教出的学生能会诊病开方吗?中医学院的路子真应该改一改了,要不然中医就后继无人了,

四、中医是经验医学,自古就有师承之法。过去没有学校教育,可是医生水平还挺高,现在有了所谓的正规教育,可是中医医生的水平却滑坡了.说中医简单也确实简单,两千年来药还是那几百味药,病邪还是那几种(风、寒、湿、燥、暑、热),医圣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治病经验,我们只要努力把这些东西学会就行了。说中医复杂也确实复杂,天气在变化,人体在变化,时空在变化,世界万物都在不停的运动变化,所以世界上不可能一模一样的病,中医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这要是没有点真功夫是不行的,所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中医也不是容易就成功的。

五、华氏脉诊培训是以师传的方式来传授中医经验,它有许多优势之处:学员能够很快掌握中医的诊病治病技巧,让学员的中医水平达到一个很高的平台,为学员学习中医节省了时间,少走弯路,为学员以后上更高的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医之理,博大精深,在我这里学员只是掌握了其中的一点精华布而已,要想把中医真正的学好用好,学员回去之后仍要熟读经典,并且开拓创新,才能把中医事业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 很多人觉得胃不好就要养胃,其实我们首先要护肝!

    对这个胃病啊,胃靡烂这块儿,可能很多人都比较敏感,,先想一下,这个胃都烂了,这胃得多严重啊,前两天看一个病例啊,44岁的女性,什么毛病呢?主要就是这个打嗝啊,反酸啊,一共三年之久。她打嗝的声音啊,特别响亮,然后还有这个左侧腹部的一个疼痛,做

  • 萎缩性胃炎病频发,谨记这三点

    这个时候我就跟大家聊一下这个萎缩性胃炎呢,要注意的一些东西啊。萎缩性胃炎呢,实际上跟大家说应该叫做一种退行病变,就像我们看到我们的脸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呢,表面的皮肤会改变,我们的胃黏膜呢,跟这个皮肤是一样的啊,它也会有一个改变,就会变得变薄,

  • 有很多人对便秘毫不在乎,听中医怎么说!

    便秘呢,看似简单,治疗起来是比较疑难的,比方说有一些患者,他是习惯性便秘,用药一段时间缓解了,但是过段时间又会发作,患者就没有这个耐心啊去调理自己这个便秘了。中医对便秘啊,它是有分型论治的,跟患者的身体。不同状态啊,每一个患者有自己的体质特

  • 有些患者总是手脚心发热,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时候我看一看大家的留言呢,有的这这样一个患者,说是他是33岁,一个男性,这个脑力工作者平时就是坐在办公室,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问我算不算病。就是经常性的这个手脚心发热,他工作压力比较大,整天有些心烦意乱,还没有精气神儿,所以就这个问题呢,

  • 人体的这四大虚证,快来看看你是哪一种!

    中医是需要辨别一下,虚主要是气血阴阳。气虚呢?简单跟大家说就是气力不足,气属于功能,你在某些方面的功能不足,任何一方面中医都叫做气虚。血虚呢,跟气血而言呢,就是是由于血虚导致的功能不足,或者说功能还可以,但是血液的营养不足,会导致你容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