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骨质疏松症是需要治疗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需要治疗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世界上最常见及令人虚弱的疾病之一,骨质疏松是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退行性疾病。统计资料显示,40岁以后逐渐出现骨质疏松及骨质萎缩、骨密度减少,70岁的人骨密度仅相当于青年时期的50%左右,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达到60%以上。

骨质疏松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岁~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包括:

老年人、更年期后妇女、嗜烟酗酒的人、过度节食减肥的人、不常晒太阳的人、饮食偏高蛋白的人、长期卧床者、少年白发、晚婚和高龄未婚妇女、没有生小孩者;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痉挛药、利尿剂、抗凝血剂、胃药、止痛药的人;患有肾病或肝病、糖尿病、高钙血症、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及某些癌症患者。

治疗骨质疏松症需要到正规医院

在医界与病患间,骨质疏松普遍被误认为老化现象,仅上海就有75%的患者未就医,接受正规治疗率仅仅只有2%。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不是自然的生理老化现象,如果中老年人患了骨质疏松,应该及早到医院进行正规检查,规范用药,选用抗骨吸收药物,一周一次的剂量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依顺性,能够最大程度缓解骨痛等症状、降低骨折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骨质疏松症不能仅限补钙

提起骨质疏松的预防,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补钙,但是补充钙剂并不是全部手段。

首先,在饮食中添加含有充分的钙质、维生素D以及其他养分,钙和维生素D是增加和保持骨质量不可或缺的基本营养成分。而蛋白质及其他养分如:磷、钠、镁等矿物质也在维持骨骼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提高钙的吸收量就要选择含钙丰富的食物,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建议的钙摄取量是800毫克。可以在三餐中有意识地多加牛奶及其他乳制品。还可多吃海产类、虾米、西兰花、绿叶蔬菜、果仁及干果类等,也可从猪肉、鸡蛋、豆类、鱼等摄取养分,要避免太多肉类和盐,因为过多蛋白质和盐会加速钙的流失。

其次,如果你没有从饮食中得到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便可以适量服用钙剂及补充维生素D,尤其是停经后的妇女。在补钙产品中,使用最多的是碳酸钙,但碳酸钙不适宜于胃酸缺乏的病人服用。而枸橼酸钙等有机酸钙,尽管钙含量较低,但比碳酸钙易溶解,适于胃酸缺乏的病人。磷酸钙不易溶解,不适于慢性肾衰的病人。对于肾功能不全或需要限制某种营养素摄入的人选择时更要谨慎。

最后,运动可使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环明显加快,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骨骼有直接刺激作用,这些都能阻止和减慢骨质疏松的进程。轻度骨质疏松病人可选择跑步、打拳、游泳及球类运动等。较严重的人可选择活动量小,以身体上下运动为主的项目,如原地踏步、行走、慢跑等。病情严重者做适当的肌肉收缩活动,如活动肩、肘、腕、手指、踝及膝部等关节抗阻力的伸屈运动,也能达到运动的目的。

猜你喜欢

  • 黄芪丹参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黄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材。大家应该对这种药物都是耳熟能详的。还有一种中药材,也是非常的出名的,这种中药材的名字叫做丹参。丹参,是一种红褐色的药物。这两种中药材的功效都是非常的多的。那么人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了强强联手,更可以帮助自己。于

  • 严重失眠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很多人都可能有失眠这种现象,比如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轻微的噪音就会将我们惊醒,移动设备惊醒之后,想要再进入睡眠状态,就很困难,晚上睡觉的时间变得很短,并且睡觉的环境也不是特别好,比如睡觉的环境当中有轻微的噪声或者是有光线刺激。那么失眠之后究竟该

  • 什么中草药泡脚好呢?

    相信我们都有睡觉之前泡脚的习惯,对于睡前泡脚其实有很多的好处,能帮助我们缓解一天的疲劳,对于很多患有疾病的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我们都知道中药材其实有很多的功效,所以现在的人们常常利用中药材泡脚,对于不同的中草药其实效果是不同的。那么

  • 耳鸣的中药治疗方法

    耳鸣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疾病了,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居多,但是在最近几年来,很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耳鸣的症状,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症状,发现了以后需要及时的来治疗,不然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治疗耳鸣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很多的人都比较信赖中医的治

  • 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石决明大家应该都没有听说过,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药材,主要起到的功效是能够帮助平肝去热,对眼睛也是有很多的好处的,现在有很多的中医师,非常常用这种中药,来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在这些中药方剂的使用过程中,自己应该要怎么样运用才是比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