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新癀片外用新法

新癀片外用新法

郭旭光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新癀片为临床常用的中成药,由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肖梵天花、珍珠层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胁痛、黄疸、无名肿毒等症。下面介绍几则新癀片外治法:

治带状疱疹

取新癀片4片,每天3次口服;同时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每天换药1~2次,一般用药7~10天可愈。

治糖尿病足

取新癀片10~20片,研为细末,加入凡士林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以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使用1~2周。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护肤生肌。

治肋软骨炎

取新癀片适量(根据疼痛范围大小决定用量),研为细末,加入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外敷10天可愈。

治早期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取新癀片10~15片,研为细末,加入凡士林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以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外敷1~2周。可清热解毒、通络消肿、止痛。

治虫咬皮炎

先用盐水将皮损处洗净,然后取新癀片适量研成粉末,以食醋或开塞露调成稀糊状外涂,面积稍大者覆盖消毒纱布,每日1~2次,5天即可痊愈。

治脓疱疮

取新癀片10~15片,研为细末,加入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每天换药2次,一般用药5~6天可愈。

治腮腺炎

视病情轻重,取新癀片10~15片,研为细末,加入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可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每天换药1次,一般外敷4~5天可愈。也适用于水痘感染。

猜你喜欢

  •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活血化瘀治泄泻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

  • 施仁潮运用丹溪痛风方经验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灵活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论发病,重“热血得寒,瘀浊凝涩”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设

  • 同病异治愈咳嗽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方面。临床上常见同一种病,由于病机不同,所表现的证也不同,治法也各异。试举例说明。案1王某,男,47岁。1988年4月5日初

  • 麻黄何以破癥坚积聚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神农本草经》首言麻黄“破癥坚积聚”,其后诸家本草对此功效少有提及,并且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教材《中药学》在附录《本经》麻黄条文时唯独删除了这一句。盖因其功效特殊,且临床应用又有辛温耗气,峻汗伤阴之弊,故而提及较少。直至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