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苦口良药数黄连

苦口良药数黄连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含有小蘖碱、黄连碱、甲黄连碱及棕榈碱等化学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同时还有降血压、扩张血管、降血糖、利胆、解热、抗炎、强心、促进组织愈合、利尿、镇痛、镇静、降低眼内压、抗癌等作用。

黄连是以“苦”着称的中药,性寒,味苦,传统上多用于肠胃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呕吐、热盛火炽、烦躁、痈肿疮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含有小蘖碱、黄连碱、甲黄连碱及棕榈碱等化学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同时还有降血压、扩张血管、降血糖、利胆、解热、抗炎、强心、促进组织愈合、利尿、镇痛、镇静、降低眼内压、抗癌等作用。

治疗高血压 每天0.75~4克,分3~4次口服,6~14天为1疗程。黄连中的黄连碱具很广的抗菌谱,能抑制链球菌,又能扩张血管。若用于肾炎高血压及高血压伴心绞痛的患者,能够收到双重效果。

治疗心律失常 每天4次,每次口服0.4克。显效后逐渐减至维持量:若服药5~7天仍无效或未有显效者,则加量至0.5~0.6克,每日4次,2~4周为1个疗程。

治疗2型糖尿病 每日口服黄连素片3次,每次0.3~0.5克。

治疗萎缩性胃炎黄连500克,食醋500毫升(以瓶装醋为优),白糖500克,山楂片1000克,加开水4000毫升,混合浸泡7日便可服用;每日3次,每次50毫升,饭后服。连续服用90~150天见效。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其一是将黄连粉在乙状结肠镜窥视下,直接喷到溃疡或病变部位,每次用药1.8~2.4克,隔日1次,9次为1疗程。二是把生黄连粉混于150毫升温水中灌入肠中,隔日灌1次,9次为1疗程。开始使用时偶有痛感,经2~3次后即可消失。

治疗白喉 每次口服黄连粉0.6克,每日4~6次,并配合1%的黄连溶液漱口。用药后体温在1~3天内能恢复正常,假膜平均2.6天消退,咽拭培养平均2.8天转阴。

治疗脚湿气黄连10克打碎,以开水250毫升浸泡,冷却后洗净患脚,亦可用棉签蘸浸泡搽之,每天早晚各1次。如有剧痒,可用棉签浸泡擦洗,但不可用手抓搔。用药期间需保持患处干燥清洁,不可穿胶质鞋。一般5~12天便能痊愈。

治疗麦粒肿 黄连15克打碎,放入瓶内,然后把乳汁挤入,以浸没药物为度,浸泡1天,滤出乳汁,点涂患处,每天3~4次。一般用药后次日红肿渐消,疼痛减轻;3天后红肿全消而痊愈。

清热解毒良药连翘

连翘又名旱逢子、黄金条、连壳等,属木犀科落叶灌木。原产中国西北、华北,花色鲜黄,先叶而放,艳丽可爱,是优良的早春观赏花木,现各地广为栽培,蒴果狭卵形,略扁。成熟时开裂,内有多粒种子,种子扁平,一侧有翅。

连翘以果实入药,分为两种:一种是青翘,即采收未成熟的青果:一种是老翘,也叫黄翘,即采收成熟成果。种子称连翘心,味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利尿排脓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中成药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其中都有连翘。

治急性肾炎 取连翘30克,加水煎至150毫升。分3次饭前服,连服5~10天。忌食辛辣及盐。

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连翘18克,加水用文火煎取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

治视网膜黄斑区出血连翘20~30克,文火水煎。分3次饭前服。

治呃逆连翘心60克,炒焦煎水服,或炒焦研末服,每次10克,每天3次。

治便秘连翘适量,去梗洗净,曝干,装罐备用。每次用15~30克,开水冲泡或煎沸当茶饮,连服,1~2周。

治疮痈瘰疬取连翘9~12克,菊花9~15克,水煎服。专治瘰疬可加芝麻15~30克。

治舌生疮取连翘15克,黄柏9克,甘草6克,水煎含漱。(39健康网社区 )

猜你喜欢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高热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

  • 活用经方治脑囊虫病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

  • 甘补脾胃当首分阴阳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