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哺乳期妇女应慎用药

哺乳期妇女应慎用药

乳汁中的脂肪含量高于血浆。因此,脂溶性较高的药物和分子量较小的药物均易穿透生物膜进入乳汁。当药物分子量小于200D时,乳汁中的药物浓度就接近乳母体内的血药浓度;哺乳期妇女服用的药物还会以被动扩散的方式从母血通过乳腺转运到乳汁中;乳母服药剂量大小及疗程的长短都直接关系到乳汁中的药物浓度。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氯丙嗪等大部分药物可以从乳汁中分泌出来,但浓度较低,其乳汁中排出的药量不超过日摄入药量的1%。而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甲恶唑、卡马西平、地西泮、苯巴比妥和异烟肼等分子量较小或脂溶性较高药物,从乳汁排出量较大,可使新生儿体内血药浓度达到或接近母体血药浓度。

已知哺乳期禁用和慎用的药物包括溴隐亭、可卡因、异烟肼、环磷酰胺、环孢素、麦角胺、柔红霉素、甲氨蝶呤、丙硫氧嘧啶、四环素类、阿司匹林、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泼尼松和溴化物等等,这些药物会直接影响乳儿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导致婴儿体内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即使是乳母使用的是吸入剂、阴道栓剂、滴鼻剂或点眼剂、外用软膏或霜剂,也有可能因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而产生乳汁分泌。

据查,丙磺舒的分子量为285.4,头孢氨苄的分子量为365.4,尚无文献资料研究其乳汁分泌程度。该病例提供了发生乳汁分泌的确切证据。

哺乳期合理用药原则是:选择恰当的用药方式,选用乳汁排出少、相对比较安全的药物。最安全的办法是在服药期间暂时不哺乳或少哺乳。

猜你喜欢

  • 中暑发病骤急,抢救应及时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急性疾病,其特点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中暑严重,体温大多在39℃以上,患者面色苍白,有昏厥等症状。如果发现中暑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让患者喝一点

  • 药膳调理失眠

    莲子百合瘦肉汤。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莲子性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

  • 中医治疗痔疮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任何年纪都可发病,但随着年纪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们国家,痔是最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

  • 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应注意的问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