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感冒服中药分寒热

感冒服中药分寒热

今年夏天又湿又热,开空调的时间也比往年长,大家往往是在室外挥汗如雨、进屋后又瑟瑟发抖,因此感冒的人很多。夏季感冒多由病毒引起,所以治疗时首选中成药。

受凉后感冒要解表散寒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感冒的季节性。冬春季节的感冒多由“寒邪”引起,春夏、夏秋之交的感冒多由“风热邪”引起。到了盛夏季节,人们由于大量使用空调、风扇,常会感受“寒湿邪”,中医叫“阴暑”;而工作环境闷热或长期从事户外作业者,常会感受“暑热邪”,中医叫“热伤风”,这两者虽然都属暑湿感冒,但治疗上有所区别。

病例一:张先生,吃冷饮过多,室内空调温度较低,午睡后出现发热无汗、头沉晕、恶心、口淡口黏、胸闷、恶心呕吐、厌食油腻、腹痛腹泻就诊,诊断为“阴暑”。

这样的病人多是外感寒湿偏重,内有湿邪困阻脾胃所致。

治疗上:应解表散寒,化湿和胃。药物可以用十滴水、藿香正气软胶囊。或者用藿香、佩兰各5g,薄荷2g代茶饮。

热邪入侵应清暑化湿

“热伤风”,从字面上看,好像是“受热”引起的感冒,其实,这类病人通常是体内存有郁热,然后受了风邪。发病的原因,一是夏季气候炎热,体内过多的热量散发不出来;二是工作压力大,心情烦躁,情志化火;三是过食辛辣燥热食物;再加上饮食生活欠规律,造成抵抗力下降,当吹风、着凉后,潜伏在呼吸道的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导致“热伤风”发生。在夏季感冒中,“热伤风”较“阴暑”为多。

病例二:陈女士,加班一天,办公室里比较闷热,夜间吹空调后出现发热,出汗多但是汗出热不退,没有寒冷的感觉,乏力,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稠鼻涕,诊断为“热伤风”。

治疗上:清暑化湿,散郁解毒。药物可以用银翘解毒片或双黄连口服液等。家庭自疗可以用白菊花、白扁豆花各15g,金银花20g煎水代茶饮。

中暑用药须开窍醒神

需要提醒的是,“热伤风”和平时所说的“中暑”、“上火”也有区别。中暑是由于天气过热或暴露在闷热的环境中,暑邪直接侵犯人体的内脏,出现突然昏厥、大汗淋漓、心慌、眼黑的情况,甚至有晕倒虚脱的表现。治疗应重在开窍醒神,可以用仁丹或者藿香正气。

而“上火”是体内郁热所致,没有感受外邪,表现在嗓子疼、口干咽燥、便秘、痤疮等。治疗应泻火通便,调整人体的内环境,可以选用牛黄解毒丸(片)等。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夏季感冒用药有了初步认识,需要注意的是,若自行用药两三天症状仍不缓解,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猜你喜欢

  • 养血祛风治斑秃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张某,女32岁,2008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晨起发现头枕部斑秃一块,后来逐渐发展而成全秃,经多方医治罔效,头部光亮,羞于见人,夜寐多梦,大便干,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血亏损

  • 明医理 辨证准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1)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

  • 麦门冬汤方证浅析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自拟方治湿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

  • 表里两解治内热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