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冬病夏治须内外兼顾

冬病夏治须内外兼顾

王彤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即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夏季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这是因为这些冬病多与阳气不足有关。所谓阳气不足,相当于火力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导致寒从内生。要改变这种体质,需要未雨绸缪,不要等到冬季发病时才去治疗。

由于冬天的时候,不仅人体内部产热不足,外界也是一片冰凉,里应外合,便毫无解冻的可能;而在盛夏之际,不但人体阳气最为充足,自然界也是一派火热,借助这种内外夹击的方式,可有效治疗冬季疾病。

内治 ——补在三伏

冬病夏治的治疗,一般采用内治和外治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进行。所谓内治,就是内用温热,也就是服用偏温热的饮食。在这里特推荐一款可以补阳的粥食——山药羊肉粥。

做这款粥的原料有鲜怀山药500克,羊肉250克,糯米适量。将羊肉、鲜怀山药洗净后,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煮烂放入糯米,加水煮成粥。

此粥具有补脾止泻、补气暖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而致慢性泄泻、食欲欠佳、四肢不温或阳痞不举等。但是对于湿热所致泄泻者忌用。

这款粥的主要食材为羊肉和山药。很多人担心在夏季吃羊肉不好。中医专家认为,“补在三伏”,要以温食为主。而羊肉味甘性温,能益气补虚,是夏天进补、养阳气的佳品。《黄帝内经》有记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见对于那些需要冬病夏治的患者来说,适时多吃羊肉可以祛湿气、避寒冷、暖胃生津,起到保护胃肠的作用。

另外,山药性凉,熟食化凉为温,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药性平和。山药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见,这是一款平衡组合美食。

外治 ——灸法升阳

除了内补之外,还要外散风寒,艾灸关元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若足千年寿,灸法升阳第一方,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扁鹊心书》中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在《扁鹊心书》中还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南宋时,绍兴有一个军人名叫王朝,当他已年近百岁时依然精神饱满,肌肤腴润,身体健硕。人问他有什么养生妙术,他回答说:我年轻时师傅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时间久了,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脐下总像有一团火那样温暖。

关元穴也叫丹田穴,位于脐下3寸之处。《扁鹊心书》中有“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的记载。《圣惠方》也曰:“引岐伯云,但是积冷虚乏病,皆宜灸之。”

艾灸关元穴的方法很简单。把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关元穴熏烤。艾条一定要距离皮肤有一定的距离,约2~3厘米为宜。艾灸时以局部有温热感而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5~30分钟,灸致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

如果不方便艾灸,也可以每天按摩,注意按摩时不可用力过度,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除此之外,足三里、神阙、气海都是冬病夏治的常用穴位。足三里穴的艾灸方法是每次用艾灸条一支,点燃对准穴位,左右两穴灸完为止。每日一次,勿烫伤。可理脾胃、调气血、助消化、补虚弱。神阙穴与气海穴的灸治方法同足三里穴。其作用主要有复苏固脱、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理气和肠等。

还可艾灸背俞穴。但应由针灸科大夫施灸。艾灸背俞穴有什么作用呢?《类经附翼》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场所。用阳气灸阳位,可治疗五脏六腑虚损。如冬病夏治对咳喘的治疗,其中之一就是艾灸背俞穴,所以背俞穴也是夏天用阳之位补阳的重要场所。

当然,艾灸虽然能够有效治疗冬病,但在大悲、大喜、大怒之时进行灸治,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另外,过肌、过饱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另外,冬病夏治还要注意一些饮食上的禁忌,要少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猜你喜欢

  • 沙参麦冬饮治剥脱性皮炎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

  • 低血糖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

  • 从湿治过敏性鼻炎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龙某某,男,48岁。2004年4月1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12年,诉突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伴嗅觉下降,乏力纳呆,头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腻,脉沉迟弱,常服抗过敏药、

  • 眼部水肿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2)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适宜技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