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糖尿病基因治疗的真与假

糖尿病基因治疗的真与假

基因治疗系指用正常的基因整合入细胞,以校正和置换致病基因的一种治疗方法。从广义上来讲,将某种遗传物质转移到患者细胞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之方法,称为基因治疗。

目前基因治疗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1)基因矫正,指将致病基因的异常碱基进行纠正,而正常部分予以保留;(2)基因置换,是用正常基因替换病变细胞内的致病基因;(3)基因增补,不去除异常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其他细胞,使其表达产物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或使原有的功能得到加强;(4)基因失活,在翻译和转录水平阻断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

研究进展

目前糖尿病的基因治疗策略主要包括:(1)阻止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伤,抑制胰岛β细胞的凋亡,从而防止1型糖尿病发生;(2)改善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3)胰岛素的基因治疗。

简单讲,胰岛素基因治疗是指将胰岛素基因导入靶细胞,使靶细胞能产生胰岛素。

胰岛素基因治疗的首选靶细胞为肝细胞。实验表明,鼠肝细胞经胰岛素基因治疗,可改善转基因糖尿病鼠的空腹高血糖。但由于该疗法存在明显的血糖调节滞后等技术难题,目前尚在试验中。

肠道K细胞是另一靶细胞。它位于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可随血糖变化分泌胃抑肽(参与餐后胰岛素分泌调节的肠道肽类激素之一)。细胞表达有血糖感知,并能对外周血糖的变化产生分泌反应。但是,其缺陷在于,肠道细胞寿命短,必须将胰岛素基因转染至K细胞的祖细胞中,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表达,不利于基因转染操作,必须选择肠道特异的基因转染载体,故难度增大。

美丽的传说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被认为同人体内多种基因和许多未知的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所以研究的难度要明显高于以往那些对单基因缺陷疾病的基因疗法的研究。目前尚未发现任何用于人类的糖尿病基因疗法,许多实验仅限于动物实验。

伦敦大学著名教授史蒂夫·琼斯指出,“人类的糖尿病基因疗法现还处于理想状态,切不可将理想与现实混为一谈”,“很明显,生物技术的发展在一开始就已经被扭曲了,我认为基因治疗的技术发展还需要花10年的时间来做决定。”科学家无法肯定基因治疗的这种疗法是否会影响目标(致病)基因以外的其他正常基因,引发副作用。“目前基因疗法还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警惕骗局

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的基因比较局限,估计约有13个基因对1型糖尿病的发病较为重要。到目前为止,对1型糖尿病的基因研究相对比较清楚,因此用基因治疗1型糖尿病获得根治的希望比较大。但就算乐观地估计,1型糖尿病的基因治疗也只可能在10年左右才会有所突破,成为成熟的技术可能会更晚。2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比较多,现已发现上百种,哪些基因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较为重要,还不甚清楚。2型糖尿病的基因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糖尿病的基因治疗不是现在的事,而是我们所渴望的将来的事。到目前为止,人一旦得了糖尿病,暂时不可能治愈。如果有人(或广告)宣称,现在可以靠基因治疗来根治糖尿病,那至少是夸大其辞,甚至有些还可能是巫医假药,患者千万不要轻信上当受骗,随意终止现有治疗,以至贻误病情,酿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猜你喜欢

  • 人睡三觉命比纸薄是什么意思

    一、带气睡觉。中医认为,过度生气会导致体内气血紊乱,造成气机淤积,身体气血一旦失调,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睡前心情要尽量保持平和。二、懒觉。中医认为久卧伤肝,尤其早上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这个时候睡懒觉对健康是不利的。三、饭后立即睡觉容易加重

  • 红豆和赤小豆的区别和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把红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实这两种豆子还是有区别的,无论从外形还是功效上,两者都不太一样。红豆圆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湿补脾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比较实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药,具有利湿消肿,清热退黄的功效,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

    罗汉果大家应该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习惯用它来泡水喝。但我们要注意,罗汉果味甘性凉,对于脾胃虚寒者并不适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记住。

  • 虚胖是指哪里虚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

  • 中药和西药能同时服用吗

    每一种药物最好都要错开,不同的西药之间服用的话,有些像解抗的药物,我们就错开服用,错半小时。中药西药之间,我们服用的话,尽量错开个半小时会好一点,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