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吃芋头调气健体

秋吃芋头调气健体

芋头为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成熟后多在每年秋季上市。

芋头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也是秋季素食一宝。芋头的营养价值很高:芋头块茎中的淀粉含量占70%,并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皂角甙等多种成分。中医认为,芋头具有益胃、宽肠、通便散结、治中气不足、益肝肾、添精益髓等功效,对治疗大便干结、甲状腺肿大、肿毒、瘰疬、乳腺炎、虫咬蜂蛰、肠虫癖块、急性关节炎等病症有一定作用。民间常用芋头水煎内服,治胃病、痢疾和慢性肾炎;用生芋头切片频擦或捣泥外敷,治疗鸡眼、疣、疖疮、无名肿毒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芋头切片不能擦、敷到健康皮肤,否则会引起皮炎;如果不慎擦到,可用生姜汁轻轻擦洗即可。

芋头软酥黏滑,食用方法很多,煮、蒸、煨、烤、烧、炒、烩均可。常见的吃法是把芋头煮熟或蒸熟后蘸糖吃,或者做成芋头烧肉。此外,将芋头切成丁块,与玉米掺在一起煮粥,同样色香味俱佳。各地用芋头做的特色菜也不少,如广西的“清蒸荔浦芋头”、福建的“太极芋泥”、四川的“椒麻芋头”、江苏的“葱油芋头”、浙江的“糖花芋头”和“芋头辣粽”、上海的“椒盐芋片”、湖南的“槟榔芋头”、台湾的“芋茸卷”、广东的“炸芋饺”等,都别具风味。但应该指出的是,由于芋头含较多淀粉,所以一次不能多食,多食有滞气之弊,而生食有微毒。

猜你喜欢

  • 明医理 辨证准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1)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

  • 麦门冬汤方证浅析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自拟方治湿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

  • 表里两解治内热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

  • 滋肝肾愈中风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