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小麦-黄芩连作种植技术

小麦-黄芩连作种植技术

药用植物黄芩,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解毒利胆等功能,人工栽培黄芩,采用小麦-黄芩连作方式,既能合理安排茬口,又提高了经济效益,特别值得山区、丘陵地区种植。

一、黄芩生长习性

黄芩株高20-60厘米,适宜温暖而潮湿的气候,耐严寒,成年植株可耐-30度的低温,在向阳、高燥、排水良好、中性和微碱性土壤或沙质土壤均可生长良好。耐旱怕涝,在低洼积水地易烂根,应注意排水良好。黄芩的繁殖有种子繁殖和育苗栽培,种子繁殖有春播、夏播和秋播三种。本方案采用的是种子夏播,当年秋季收获。

二、播种

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做畦,亩施基肥二胺25公斤,做畦后按20-25厘米划沟,沟深2-3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即可。也可采用铁茬播种,即在夏至前后,趁阴雨天播种,开沟2-3厘米撒入种子,覆土即可,亩用种量一公斤。

三、田间管理

苗期后保持土壤湿润,当幼苗根系深入土层10厘米以上,具备一定抗旱能力时,应停止浇水,进行蹲苗,以促根系生长;黄芩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应先间苗,要经常松土锄草,一般要中耕2-3次,封垄以后停止中耕;苗高10-15厘米时根据地力情况,每亩追施纯氮13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追肥可在行间开沟条施;除花蕾,除留种田外,花蕾期应及时摘除花蕾,以利于养分集中于根部。

四、病虫害防治

黄芩病虫害较少,多雨季节易发叶枯病、根腐病。防治方法,一是及时拔掉病残株,烧毁或深埋;二是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另外,可用辛硫磷灌根,防治地老虎和蛴螬。

五、收获

种子采收,黄芩花果期较长,成熟期不一致,且极容易脱落,对留种田应随熟随采收,阴干,置于无烟熏、无异味处存放;药材收获,栽后1-3年均可收获,近年都是栽后一年开始采收,于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或翌年春季地下部萌动前将根刨出,切去残茎,抖净泥土,把根晒成2-3成干,去粗皮,晒干入药。晾晒过程中避免水湿、雨淋,防止根条变绿、变黑影响质量。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网 日期:2006-05-08

猜你喜欢

  • 瘦人吃不胖,胖人瘦不下是什么原因?

    中医常讲呢,肥人多痰,瘦人多火,就是胖的人呢多痰湿,瘦的人呢多阴虚火旺,瘦的人怎么吃也吃不胖,是什么原因呢?大部分是因为脾胃虚弱,吸收营养条件不行,吃完了之后吸收不了。所谓的瘦人多火呢,是指阴虚火旺,胃阴虚虚火旺盛导致什么呀?消谷善饥,就是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有些朋友啊,总觉得自己困,乏,没有力气,身体有一种沉重感,做什么事儿都没有精神,去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什么指标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从中医角度,主要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咱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每个人体质

  • 咳嗽久治不愈,别乱用抗生素!

    大家好,很多病人呢,得了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急性的炎症,通过吃抗生素啊和积极治疗得到控制了,但是咳嗽呢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变成了慢性的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等。特别到了立秋以后呢,那么秋季的这个时令呢,它主要是以凉燥为主,

  • 中医说的春捂秋冻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我们常讲啊,春捂秋冻,就是春天要多穿点衣服,秋天要凉一点。其实呢,也不完全。过去咱们说呢,秋冻,指的是可以少穿一点,然后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秋冬的这个寒冷的季节,但是有些部位大家还是要保护好,因为秋天的节气,主要是以凉燥为主,那凉呢,

  • 想知道自己哪里虚,赶快自查一下!

    第一啊,我们就是说常见的是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呢,是推动人体活动的一种物质,就像我们看到这个火车一样,蒸汽火车它的气少了,它活动就差了,跑不起来了。那人也一样,人的气少了,气虚了,那首先表现的就是乏力,不爱动弹,倦怠,干什么都没精神,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