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精、气、血、津液是中西医结合切入点

精、气、血、津液是中西医结合切入点

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的功能单位。机体生理功能正常标志着各脏腑机能正常和精、气、血、津液物质充足。影响其因素有体质、营养状况、地理环境、生理习惯以及精神状态,与现代医学倡导的人-社会-自然环境模式相一致。本文试图对精、气、血、津液做西医概念假设,说明中医微观和定量分析的可能性,并认为这是中西医结合方法的重要切入点。

精:《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生之本也”。精是构成人体和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的盛衰是决定人体生、老、病、死的基本依据,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即《灵枢·本神》“生之来,谓之精”;后天之精指出生后经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和脏腑生理活动所产生的物质。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基因,具有决定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功能,对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产生影响。基因和由它所调控的内分泌激素,如皮质醇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性激素、肾素、胰岛素等,与生长发育和生殖密切相关,具备先天之精的作用,但是否还包括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某些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有待证明。后天之精为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提供营养的重要物质,并包括脏腑生理活动所产生的物质,与西医机体中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概念相一致。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营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的蒸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气:首先代表着脏腑及其他物质的功能或运动状态。如心气,肝气,肺气,脾胃之气,肾气、精气和三焦之气等;其次代表着具备功能的物质。人体的气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组成、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又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

元气源于肾,聚于下焦,为先天之精所化,有推动五脏六腑功之力,靠后天之精维持。

《难经·六十六难》曰:“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元气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作用于机体的各部分,发挥着推动生长发育和维系组织代谢的作用。激素是具有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受基因调控,通过体液循环到达全身,对不同的器官、组织和细胞选择性发挥作用。元气是先天之精及其功能的概括。

宗气源于水谷精微之气与肺中之气结合而成,聚于上焦,积于胸中。有运行气血,温煦肢体之功。宗气上“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下“蓄于丹田,注足阳明之气街而下行于足”。其功能是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概念及其功能与之相一致。

营气,“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是运行于脉中而源于水谷之精气的物质,有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其来源、组成、循行和功能与血液等同。

卫气是“水谷之悍气”。“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在内温养五脏六腑,在外温养肌肉,润泽皮肤,营养腠理,启闭汗孔。“悍气”代表着运动性极强,而人体中运动性极强的物质是——钠离子。假设钠离子或其它一价阳性离子如钾离子是卫气的组成成分,那么卫气表达着西医钠、钾等离子在体内所具有的稳定体液渗透压,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调节体温等诸多功能。

血:血是行于脉管中的赤色液体,是体液的重要组成。《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景岳全书》也说“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是营气及其功能的表达,相同于西医血液的所有概念。笔者认为血液中包含着精和气,精、气与血共同存在于血管内,随血液循环到达器官、组织、细胞和体液中,发挥滋养全身组织细胞和运输组织代谢产物的作用。

津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器官的内在体液和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体腔液等,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由水谷化生而来,在化生过程中相互影响、转化,常难严格区分,统称为津液。津液的产生、布散、环流、排泄与三焦的气化和肺、脾、肾功能有关。西医中汗、唾、涕、泪液、肠液、尿液的正常分泌和排泄是津液环流的表现,关节腔液、胸腹腔液、心包液及脑脊液等体内的驻留是津液濡养功能的体现。津液相当于西医体液中的上述成分。

人的器官组织被包围在体液之中,血液、淋巴液以及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液体都是体液。中西医学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及其健康和疾病,有着共同的内在基础。现代医学中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如前述假设成立,则使血细胞具备了宗气、营气和血的功能;血浆中的各种蛋白质、酶、激素以及无机盐、葡萄糖、脂肪、胆固醇、维生素等则是发挥精、气、血功能的物质体现。津液是血管外的体液成分,是汗、唾、涕、泪液、肠液、尿液和体腔液等液体的概括。人体的血液成分和体液中一切有形物质已经被现代医学手段所检测、证实,也就是说中医理论中精、气、血、津液概念可以被定量分析。因此,对中医精、气、血、津液的理论研究是中西医结合方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猜你喜欢

  • 这种当季水果不仅能乌发补肾,还能养颜抗衰!

    春夏之际,桑葚正当时。眼下又是桑葚上市的时节,对热衷于养生的朋友来说,这酸甜可口的果子,可是一味“良药”。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我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历代医家也极其推崇,在民间更是有“人间圣果”、“补血果”之称。中医将药食同源的中药称为“

  • 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坏习惯!

     夏季体内湿气太重,会导致我们身体不适、胃口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想要摆脱湿气,除了用一些中医祛湿方法祛除湿气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都可能会加重湿气。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习惯。会让

  • 中医药膳养生的分类与特点

    药膳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膳食疗是通过食物与药物的结合,以达到养生防病,滋阴壮阳,促进疾病病人康复等作用。那么中医的药膳养生都有哪些特点呢?药膳又是如何分类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药膳的分类根据药膳的目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

  • 什么是紫苏?吃点紫苏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紫苏在中国通常被用作传统中药,而日本人则主要将其用于烹饪,特别是在吃生鱼片时和食用刺身时。在我国一些地区,紫苏还被用作蔬菜或茶。紫苏是我国流传千年的名药,一片小小的叶子,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很多的部位都是可以食用,可以说全身都是宝。什

  • “车前草”是个宝,用它来煮水喝,身体会收获哪些益处

    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对于车前草这种植物并不陌生,在很多的资料当中都有记载,这可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车前草又叫猪耳朵草,它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且生命力比较完全顽强,分布范围特别广,小时候经常会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知道车前草是可以入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