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微乳化技术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三)

微乳化技术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三)

三、微乳化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绝大多数化妆品是由多种成分复配而成,这是因为油性和水性物混合使用比油性物单独使用更适应皮肤的器官,可以使微量成分均匀地涂敷在皮肤上,并可以通过调节油性物/水性物比例等,使产品适应不同的皮肤状况。在未发现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之前,曾广泛使用乙醇、甘油等组分来增加油性物的溶解度,使化妆品透明化。现在,利用表面活性剂配制成乳状液,更理想的是配制成微乳状液,因可以少用或不用有机溶剂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1.微乳化技术的优点

微乳化妆品比起乳状液化妆品来有很多明显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因为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微乳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

②由于它是光学透明的,任何不均匀性或沉淀物的存在容易被发觉;

③可以长期储藏而不分层;

④由于微乳液良好的增溶作用,可以制成含油分较高的产品;

⑤由于微乳液颗粒细小,更易扩散和渗透进入皮肤,从而提高有效成分的利用率。

2.微乳化技术的缺点

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中,乳状液化妆品还占据着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微乳液化妆品无论从品种还是产量上都相对较少,因为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①微乳状液的黏度一般较低,增加黏度常常会导致透明度和稳定性的损失,从市场销售考虑,人们会误认为黏度低有效物成分少;

②微乳状液表面活性含量高,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肌肤敏感的人们;

③可用于制成微乳体系的表面活性剂还较少,人们对其构成和配比研究还不深入;

④缺乏对微乳化工艺过程的研究。

以上这些因素限制了微乳状液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3.微乳化技术在化妆品的应用

微乳状液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目前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香精和精油的增溶。在一些产品中,需要增溶香精和精油,如古龙水、须后水、皮肤清新剂、喷雾乳液、营养液和漱口水等。崐这类制剂一般为水、乙醇体系。然而,使用高含量的乙醇成本高,蒸发快,有气味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用时会引起不适,如果使用微乳液,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微乳体系在一些透明的产品中应用较多,在膏霜中应用相对受到限制,因为传统膏霜是乳白色不透明体系,加入增稠剂和其它成分会导致微乳体系的部分破坏,很多研究机构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事实上,确定一个体系是否是微乳状态是很复杂的过程,不能单纯地以液滴(颗粒)的大小或溶液是否透明来衡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利用微乳技术研制的膏体,尽管有些指标目前不能完全达到微乳液的标准,但是仍然可以显著改善体系的细度和吸收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微乳液的形成也不再依靠大剂量表面活性剂,据Shyam Gupta博士最新研究表明,仅用0.1~0.2%的Inuter表面活性剂(一种疏水性菊粉)和0.5%的GMSSE(辅助乳化剂)和实验室混合物(包括癸酸/辛酸甘油三酯混合物、烷醇苯甲酸酯、可可酯、牛油树脂、蜂蜡、聚二甲基硅氧烷、环聚甲基硅氧烷和鲸蜡醇)与水乳化,生产出快速吸收的用后实际上没有油腻感的微乳液,这使得微乳液体系不再依靠大剂量的表面活性剂成为现实。

近年来,化妆品和疗效化妆品使用的活性物和药物日益增多,一般活性物和药物的结构较复杂,溶解度较小,需达到一定的浓度才有效,活性物和药物增溶已成为这类制剂重要的工艺问题,应用微乳化技术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产品开发的需要,微乳化技术必将在日用化工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猜你喜欢

  • 急性脊髓炎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温中降逆治干呕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详医嘱 服法当——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6)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