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理清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思路——李振吉谈973中医专项研究

理清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思路——李振吉谈973中医专项研究

中医学与西医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医学体系,在学术思想、理论构建、思维模式、临床实践、用药理论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已是公认的观点。为此,在日前召开的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申报指南说明会上,专项专家组副组长李振吉教授强调,正确认识中医理论基础研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抓住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思路方法,对于推动中医理论研究至关重要。

从四个方面认识中医学

李振吉谈到,对中医学的认识,需要关注四个方面特点。一是思维方式。中医学在文化、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以东方文化和哲学体系为基础,侧重抽象思维;而西医学是以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为基础,侧重于形象思维。二是基础理论。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防治观,注重从整体联系及功能、运动变化等角度把握生命的规律和疾病的演变。研究者要特别关注三个基础理论相关问题:中医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语言总结了医学、自然科学的规律,其哲学外壳包有科学内核;中医理论主要从实践中来,其规律是从临床实践总结经验,再用于临床实践,然后在理论方面进一步升华;中医注重宏观。而西医学是从实验和实践中,用自然科学的理论、语言总结了自然科学的规律,所以重实验、重微观。三是临床实践。中医学主要体现了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和天然化的用药取向。这些是以证候为基础,重平衡、重调理的。而西医学是以疾病为基础,重对抗。四是药理作用。中医学是以天然药物为基础,通过方剂配伍,形成多种化学成分,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靶点对人体某些状态即证候进行调理。而西医学是以化学药物为基础,以单体化学成分、单靶点对人体疾病进行治疗。

研究方法要传统与现代并重

对于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李振吉重申了“中医临床是中医基础理论产生的源泉,临床疗效是评价中医理论科学性的惟一标准。”这一中医界公认的观点。他认为,中医理论源于临床,因此其理论研究也必须面向临床,即中医理论以临床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他指出,必须将传统的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并重。由于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还没有被赋予自然科学的解释,因此传统的研究方法非常重要。传统的研究方法,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可以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体系,但不能完整地与现代自然科学沟通;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可以对中医学的科学内涵作出解释,能与现代自然科学沟通,但理论创新尚需长期积累。因此,两者必须并重。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临床实践,对人体与疾病有了认识,取得了经验并将其再用于临床实践,经过反复的认识、实践,最终上升为理论。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中医学理论的科学内涵作出科学的说明。此外,由于证候和中药药理的复杂性,以目前的实验方法学进行研究有诸多困难,是影响对中医基础理论作出自然科学解释的“瓶颈”。因此,实验方法学创新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

关于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基本要求,他强调重点是对中医传统理论的科学内涵,作出现代科学的说明或者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学说、新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体系;中医理论研究课题必须提出明确的目标,其表现形式是“假说”。而“假说”是尚未被证实的观点或学说,要用简明扼要的理性语言表达出来。“假说”是课题的灵魂、目标和方向。

专项课题申报四要点

李振吉对于专项课题的申报选择点进行了说明:一是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应围绕如何证明经穴特异性选点,并与临床结合。二是对于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首先要有理论基础,要围绕评价理论选点,其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要能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根据理论再选择评价要素、设计评价方案、进行临床验证。三是对于中药药性理论与药材道地性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重点是药性理论,应围绕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和配伍等选点;药材道地性本质是质量概念,要从理论视角选点。四是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创新病因学说研究,主要为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及现代复杂难治性疾病防治开辟新途径,要围绕对病因的新认识选点,以新的病因,确定新的治则治法,为研发新的方药提供理论指导。

李振吉还强调了在课题申报工作中的注意事项:要围绕专项课题申报指南所确定的四个方向中核心理论问题选点;所选的点要清晰,面不要太大;科研设计的技术路线要严谨、简洁、可操作性强;要多学科协作,应用先进的、科学的实验方法。

他表示:今年专项课题申报的要求比较高,有一定难度,但正是因为难,才设专项,才组织攀登。希望大家知难而上,选好点,作好设计,组织好团队,多学科协作。专项专家组将对好项目和团队重点滚动支持,让973专项为中医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 胆汁反流总是反反复复治不好怎么办

    前几天在门诊的时候呢,接诊了一位胆汁反流病的患者,嗯,来找到我的时候呢,说很多医院都去看了,药也吃了挺多啊,就是总是治疗效果不好啊。我觉得这个病人也挺复杂的,我就看了一下他服用的药物啊,结果我一看他的药物呢,主要是这个啊,我们叫拉唑一类药物

  • 阴阳两虚应该怎么补?中医来告诉你!

    所谓的阴阳两虚就是你既有阴虚的症状,同时又有阳虚的症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来看诊,他说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怕冷,穿的比别人就是特别厚,总是感觉自己后背凉,腰凉,腿凉,脚凉,甚至是屁股都是凉的,就是穿得再多都感觉不到热乎,有一种就是像

  • 气机不调这四种表现,看看你中招了吗!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脾胃虚弱远离这五点,让你的脾胃恢复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

  • 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频发,中医这样调理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我在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啊,这个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机啊,用中医来说呢,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西医在这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啊,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对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