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保健防风寒

中医保健防风寒

肌肤腠理的机能具有调节温度和使人体适应气候变化的功能,而种功能的强弱与脾肺的盛衰关系极大。中医学认为,皮毛为肺所主,《灵枢·经脉篇》说:“太阴者(指肺),行气温于皮毛者也。”这就是说,肌表皮肤是人体外卫和阳气所敷布的地方,能随着外界气温及体温的变化而起到调节作用。

1.不扰阳气,增强肌肤适应功能 冬季气候由秋凉转变为寒冷,冰天雪地,浓重寒气需要阳气抵御,而冬季恰是阴盛阳衰季节,由此,就不应扰乱闭藏的阳气。所谓不扰阳气,是说不要耗散精气、元气,要护阳益气。护阳益气之法有:

(1)早睡晚起,劳逸有度。夜里寒气重,伤人尤甚,故宜早睡,早睡就能使闭藏阳气不受扰。过劳就会过多耗散阳气,劳动适度,不会过多耗散阳气,反而有益于阳气。冬天,老人不宜在晚上工作,娱乐,宜在白天工作,学习,娱乐,也即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加强锻炼,使肌肤适应冬天气候变化的特点,这种锻炼应从秋天开始,秋凉时让皮肤机能受到“冻”的锻炼。秋凉逐渐加重,由凉过渡到冬天的寒冷,肌肤适应机能也随之相适应。冬天加衣,不宜一次性加衣,应随气温下降而逐步加衣,这样可让肌肤机能得到锻炼,能够逐步适应冬天寒冷,能够提高抗寒能力。

2.增强肺之宣发肃降功能以抗寒邪侵入 冬天气温低,冷气浓重,寒邪侵入,肺先受害。肺为风寒所束,宣发肃降机能发生障碍,便会咳嗽,气喘。因此,增强肺之宣发肃降的机能作用,就能增强肌肤抗寒的能力。增强肺之宣发肃降能力的方法有:

(1)加强锻炼,可做扩胸运动,可做呼吸健身操;

(2)背部、鼻子、双脚要保暖御寒,不要让这些部分受寒,因为肺部受寒的途径便是这些地方。

(3)可以在一天内三次摩擦鼻之两翼至发热,此可祛寒;可以摩擦双脚的涌泉、丰隆诸穴、可 摩擦背部肺俞穴,均可以祛寒;摩擦时可以先涂擦生姜汁,然后按摩。这样,祛寒的效果会好些。

3.健脾养胃以健身,提高抗寒能力 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于胃消化食物,依赖于脾运化水谷 精微,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了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就必须健脾养胃,增强胃的消化能力和脾的运化能力。健脾养胃之法有:

(1)冬天气候寒冷,不宜吃生冷食物,应食熟食,尤其是老人、小孩,更应吃熟食热食。因为生食 冷食不消化,会损伤脾胃。

(2)在饮食方面,忌食苦寒之饮食,因为苦味之物能泄,易伤阳气,扰乱闭藏之气,有损脾胃;大 寒之物,易引起泄泻;但也不宜大热的食物,因为多吃大热的食物,易生内热,热伤胃阴,也会损害脾胃的。

(3)摩腹:每次用手掌面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20次。饭后1小时后摩腹,多取坐位,有助于消化 吸收;临睡前摩腹,多取仰卧位,可以健脾胃,帮助消化,并有安眠作用。

(4)定时定量进餐,不宜暴饮暴食。

(5)忌饮烈酒,冬天可适当饮低度酒,最好饮葡萄酒。但只能少饮,多饮有伤脾胃。

(6)可用山楂10克,淮山药10克、大枣肉10克,生姜5克,橘皮5克,绿茶6克,开水冲泡,饮用。

猜你喜欢

  • 嗓子总感觉有异物,吐不出咽不下,当心是它在作怪!

    前段时间在门诊接诊的一个患者,是一个60多岁的一个女性,体态稍微偏胖一点,她自己说,平时啊就有清嗓子的习惯啊,总是感觉咽部有痰啊,咳嗽几声能咳出少量的痰,嗓子阻塞这个异物感呢,这个症状是非常明显的。有时候吃完饭以后会更明显,更严重一些。做的

  • 经常失眠怎么办,从这四点入手,让你一觉睡到天亮!

    今年再来跟大家聊一聊失眠啊,有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夜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啊,有时候睡着了呢,还会容易醒,接着就会有心烦气躁,甚至影响到食欲啊。在我们消化科呢,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啊,还有许多呢,都归于了这个焦虑和抑郁,也有的人在吃这个抗焦

  • 反酸烧心反反复复总不好,中医一招搞定他。

    当时年轻也没当回事儿,嗯,现在他已经是中年了,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了,他平时呢,就是经常吃一些拉唑类药,我们叫做质子泵抑制剂,大家所说的叫什么什么拉唑,但是呢都没有什么效果,就是说他总是有烧心,反酸水儿倒是不多。但是每天都要吃药,有时候呢,消

  • 肝郁脾虚引起焦虑抑郁,做好这三点

    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是从外地来一个患者,今年不到40岁,也是一个两个孩子的爸爸,他自己认为啊,家里负担非常重,说他有焦虑症四年了,现在一直吃的是抗焦虑的药物。他说这个从小呢,受这个父亲影响也挺大,他父亲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导致他呢就是思虑比

  • 乏力,一动就出汗,究竟是哪里虚了?

    今天呢,跟大家聊几个症状,看看大家身体上是否有这方面问题。那几个症状主要是乏力,一动就爱出汗,有的人是一吃饭就出汗,平时睡觉呢容易流口水,甚至是一受凉呢就爱流清鼻涕,还有一些患者就会出现大便小便急,憋不住尿。这些情况到底问题出现在哪儿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