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王叔和编次《伤寒论》质疑

王叔和编次《伤寒论》质疑

关键词:《伤寒论》王叔和 质疑

《伤寒论》原名《伤寒卒病论》,是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东汉末所撰写的医学典籍(下称“原著”)。自明清以来,普遍认为:原著在成书不久即毁于战火,后经晋代太医令王叔和将残余的伤寒部分重新编次,成为流传至今的《伤寒论》一书。有人并变认为王叔和对原著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和补充。这样,又引起了关于今本《伤寒论》中许多内容真伪的争论。

对王叔和重新编次《伤寒论》的说法,曾有作者提出异议[1],但近年出版的多数医史书、教科书仍持旧论。本文拟根据史料就此再次提出质疑。

重编说的由来

王叔和重编《伤寒论》的说法始于唐代。据《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引唐代甘伯宗《名医传》:“仲景作《伤寒论》,错简,迨叔和撰次成序,得全书。”[2]

至宋代,高保衡等作《校正金匮玉函经疏》,说:“《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细考前后,乃王叔和撰次之书。……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

明代徐槠作《金匮要略方论序》,说:“《金匮方论》三卷、《伤寒论》十卷,似西晋王叔和选集撰次后,俗传书名也。”

明代方有执作《伤寒论条辨》,开始怀疑《伤寒论》的一些内容为王叔和所改移,并说:“是书也,仲景之作于建安,汉年号也;出自叔和之撰述,晋太医令也。相去虽不甚远,盖已两朝相隔矣。是仲景之全书,非仲景之全书,诚不可晓也。

清代喻嘉言《伤寒尚论篇》说:“后汉张仲景,著《卒病伤寒论》十六卷。……至晋代不过两朝两隔,其《卒病论》六卷,已不可复睹。即《伤寒论》十卷,相亦劫火之余,仅得之读者之口授,故其篇目,先后差错。……太医令王叔和,附以己意,编集成书。”

清代柯琴《伤寒论注》说:“《伤寒论》一书,经叔和编次,已非仲景之书。仲景之文遗失者多,叔和之文附会者亦多矣。”

清代陈修园《伤寒论浅注》说:“要知平脉辨脉、伤寒例、诸可与不可等篇为王叔和所增。辨痉、湿、王叔和从《金匮》采入。”

从上可见,唐代甘伯宗之时,犹认为仲景原著只是“错简”,王叔和只是对错简的仲景原著予以“编次成序”,原著内容仍是完整的,没有实质性的改动。明清两代,“重编”的说法被逐渐扩大,从而有“劫火之余”、“得之口授”、“拆为二书”、“附以己意”、“改移篡乱”、“增入诸篇”等种种说法。这些说法来自明清两代医家的推测,缺少唐宋及以前史料的支持。

早期史料的记载

隋代以前,有关仲景著作演变的重要资料有:王叔和《脉经》序及正文、皇甫谧《甲乙经序》、《医说》引晋《张湛养生方》、《太平御览》和《医说》引《张仲景方论序》、《隋书经籍志》等。

《脉经》自序有“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之语,今本《脉经》有大量篇幅收录仲景选论,表明叔和确实对仲景非常崇拜,对仲景著作非常重视。但这里并没有仲景原著错简、散佚、毁于战火、重新编次等有关记载。

晋代皇甫谧《甲乙经》自序说:“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这是王叔和整理仲景著作的最早记载,但这里也没有仲景原著错简、散佚、毁于战火之类说法,也没有指明叔和撰次之书为《伤寒论》,更没有“拆为二书”、“附以已意”、“增入诸篇”这类的提示。“选论”二字,一种传本作“遗论”,这可能是后人推测仲景原著“散佚”以及叔和撰次仲景“已散佚之论”的一个原因。但“遗论”二字仅出自一种传本,不一定是皇甫谧原话。且叔和撰次之时,仲景已故,其论自是“遗论”;仅凭“遗论”二字,并不能断定仲景原著散佚。相反,从自序的上下文看,皇甫谧之时应有两类著作并行于世,且体现着各自的实用价值;前者是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而成的著作数十卷,“用之多验”;后者是叔和撰次的仲景选论,“指事施用”。

《医说》引晋代《张湛养生方》记载:“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源。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篇次《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3]这是现存有关叔和生平的最早资料之一,明确记载叔和所撰之书为《脉经》和《张仲景方论》。从书名和卷数看,《张仲景方论》应具有“仲景选论”的性质,而不可能是《伤寒率》原著。此外今本《脉经》也有大量篇幅收录“仲景选论”。这样就进一步证实了《甲乙经序》中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提法的可靠性。

宋代《太平御览》和《医说》[3]中都有引自《张仲景方论序》的资料。据以下推测,该序很可能出自叔和之手:1、序中提供了仲景本人、仲景老师及仲景弟子的较详细资料,多为早期他家资料所无,揭示是与仲景年代相近的人所写;2、基本上出自同一时代的《伤寒卒病论》、《脉经》、《甲乙经》都有作者自序,而无同时代其他人的序。《张仲景方论序》与《张湛养生方》的记载相互印证,表明王叔和确曾编写过《张仲景方论》。

《隋书·经籍志》载有《张仲景方》十五卷和张仲景《辨伤寒》十卷,提示这是曾同时流行的两种书。前者可能源自《张仲景方论》,后者可能是今本《伤寒论》的前身。

综上看来,早期资料并没有仲景原著“错简”的记载,更没有“劫火之余,得之口授”的有关依据。

早期资料提示王叔和曾撰次“仲景选论”,即《张仲景方论》以及《脉经》。但未提示曾对《伤寒论》原著进行过重新编次。

小结

一、《伤寒论》原著“劫火之余,仅得之读者口授”,王叔和“拆为二书”、“附以已意”、“改移篡乱”、“增入诸篇”等说法,出自明清两代医家的推测,缺少唐宋以前史料的支持。

二、仲景原著“错简”,王叔和“撰次成序,得全书”的说法,始见于唐代,缺少隋代以前史料的支持。

三、从早期看,王叔和确曾整理过仲景著作,但撰次的是“仲景选论”即《张仲景方论》以及《脉经》。没有证据表明王叔和对《伤寒论》原著进行过重新编次。

四、因此,现存《伤寒论》一书是否经过王叔和的编次整理,仍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权威性的教科书和医史书上对此不宜过分肯定。学术论坛应给这一问题的讨论留下余地。

参考文献

[1]邓曼.中医杂志1995;1(3):5.

[2]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12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106.

[3]张杲.医说.卷1.影印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2~17.

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福州,350001)陈道纯

猜你喜欢

  • 喉咙痒咳嗽怎么办?

    喉咙痒痛的情况属于喉咙炎在作怪,这话炎症主要是常见于咽喉炎的发病,在平时的时候,要是自己吞咽会感到十分不适,所以这就是严重的喉咙痒疼的情况。究竟出现了喉咙痒咳嗽怎么办呢,我们不如一起去看看下面有关知识的介绍吧。喉咙痒痛的情况属于是慢性咽炎的

  • 献血后吃什么?

    公民有献血的义务,很多人担心献血之后会给人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其实这点倒是可以让每个人都放心的,因为献血不仅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同时还有助于体内血液循环,增加造血细胞同时也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可以的话要积极的献血,为了自

  • 胃不好吃什么水果?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肠胃方面的疾病,也就是说胃不好,胃不好对人体的健康其实是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的,而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日常的科学饮食就显得由为重要要了,多吃一些对促进消化有好处的食物,就可以很大层度的促进人的消化,因此对于那些胃不好的人来说日常

  • 艾灸内关的功效是什么?

    艾灸这种治病方法古已有之,艾灸所选择的材料就是艾叶,将陈艾叶制作成特殊的材料,然后在体表穴位燃烧刺激,同时调节整个人体的生理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灸治病范围非常广,比如说妇科、儿科、男科等都有艾灸治疗的身影。艾灸可以选取的穴位很多

  • 艾灸去黑眼圈好吗?

    我们眼睛之所以会长出黑眼圈,主要是因为平时经常熬夜,或者是平时情绪不稳定,亦或者是眼睛过于疲劳,另外,岁数大了之后,眼部周围皮肤逐渐衰老,静脉血管里面的血液流速放缓,最后也会使得眼睛出现黑眼圈。当眼睛有黑眼圈之后,往往预示着身体循环代谢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