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感冒

感冒

【概述】

感冒,亦称伤风,系指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以头痛鼻塞、流涕、发热等为主症的一种病证。感冒之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一书。但早在《内经》中,即有类似记载。针灸治疗感冒,古籍文献中多载于外感热病中。如《素问·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现代西医学之感冒、流行性感冒可归于本病证。

【病因病机】

本证系因人体御邪能力不足,风邪病毒乘虚侵袭肺卫,肺卫失于宣通而致,偏于风寒,则寒邪束肺,肺气不宣,阳气郁阻,腠理闭塞;偏于风热,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松,肺失清肃。

【辩证分型】

(一) 风寒感冒

鼻塞,声重,鼻痒,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痰液清稀,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发热恶寒,寒重热轻,无汗,肢体酸痛,脉浮或浮紧,苔薄白。

(二) 风热感冒

恶寒发热,寒轻热重,或有汗出,头痛或昏胀,口红面赤,口干,微渴欲饮,咽喉干痛,咳嗽,咳痰黄稠,咯吐不畅,胸闷流浊涕,脉浮紧,苔薄黄。

【治疗】

(一) 风寒感冒

1.治则:祛风散寒,宣肺解表。

2.处方:风池、列缺、合谷、迎香、风门。

3.方义:风池、合谷,以解表散邪;风门以疏调太阳经气,祛除风寒;列缺可宣泄肺气;迎香以通鼻窍。

4. 治法:均用泻法,刺激可略强,使之出汗。风门可针后加灸。

5. 古方辑录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无汗恶寒,宜针太阳、至阴(出血)、昆仑、阳跷。”

《针经摘英集》:“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脉浮,刺合谷。”

(二) 风热感冒

1.治则;疏散风热,清肃肺气。

2.处方:鱼际、大椎、尺泽、风池、外关。

3.方义:风热灼肺,清肃失司,放取手太阴荥穴鱼际,配合穴尺泽清泄肺热、化痰止咳而利咽喉;风池、大椎、外关,用以疏风解表,以祛邪热。

4. 治法:均用泻法,风池宜向内眼眦方向刺,使针感放散至同侧头颞部;鱼际快速进针,施捻转提插泻法后不留针;大椎穴针后可加罐。

5. 古方辑录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

《针灸大全》:“伤风面赤,发热头痛:列缺、通里、曲池、绝骨、合谷。”

猜你喜欢

  • 失眠多梦神疲乏力,一方子心脾气血同调

    那么我再仔细问问,患者提到了她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同时还有心慌气短,那么这个女性患者的面色是一个萎黄的,唇色是一个色淡的,脉象沉细弱,舌淡苔白。从这样的这种描述来看,患者是以失眠为主诉来就诊的,我们肯定要从心来入手了,但是我们还要看看原因所

  • 一吃油腻就拉肚子,调理脾胃很重要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患者男,41岁,自述大便长期不成形,不敢吃油腻的东西,一吃油腻的东西就拉肚子,那么有时候大便还有不消化的食物,自己说这种情况已经有三年多了,期间也服用过一些药物,总是时好时坏,最近一段时间呢,患者因为工作忙,

  • 肾好的人身上有哪些特征?

    其实也就是我们说到了男子到了五八四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肾气不足的表现,那么这种表现会在哪里呢?一个就是我们说的掉头发,那么再一个就是牙齿松动,那么这都是可以提示肾气不足,肾精亏虚了。所以很多40岁以上的男性朋友都非常注重养生,如果你也到

  • 肩颈后背疼痛,是身体哪里出现了问题?

    其实刚才我们说的这种情况的患者有很多,在中医临床上也很常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患者,男,32岁,自述脖子疼,肩膀疼,后背也疼,总是感觉有些怕冷,肌肉的僵紧不适,尤其是在身体活动的时候,比如说扭头,转动身体,打喷嚏,弯腰,甚至咳嗽的时候,

  • 胸痹的症状都有哪些?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那么在中医看来,这种胸背的疼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医将其归为胸痹的范畴。那么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提出了胸痹的病名,和现代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那么就包括像心绞痛啊,心肌梗死,关系是密切的。从中医的病机来看胸痹,那我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