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针刺辅助治疗脂肪肝

针刺辅助治疗脂肪肝

蔡晓刚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

中医学中无“脂肪肝”之名,从其临床表现可属于“积证”、“积聚”、“痰浊”、““胁痛”等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以邪实为主,病位在肝脾肾三脏,其病因与过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度、久卧久坐、体丰痰盛、感受湿热毒邪、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有关。由于痰湿阻滞日久会致气滞血瘀,痰浊、瘀血痹阻肝络诱发右胁刺痛和胀痛;或水不涵木,肝失疏泄,痰浊失于运化,积于血中则为瘀为痰;或长期喜嗜甘肥厚味之品,或情志失调使脾失健运,湿浊结聚成痰,肝失疏泄,以致痰湿阻于肝络则为脂肪肝。故活血化瘀、清热疏肝解郁、健脾化湿祛痰为其治疗原则。

穴取足三里、丰隆、三阴交、中脘、太冲。患者取舒适体位并暴露需针刺穴位处。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足三里1.5寸,丰隆2寸,三阴交、中脘各1寸,太溪、太冲各0.8寸。丰隆、太冲施大幅度提插泻法,足三里、三阴交、中脘施大幅度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期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15次一个疗程,休息10天后再继续下个疗程。

方中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三里”有理上、中、下“三焦”之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降低血脂、血液黏度。

中医学认为痰湿是体内代谢废物堆积的表现,与常食“肥甘厚腻”困于脾胃,湿浊排不出去有关。《丹溪心法》言:“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这些正好与脂肪肝有共同之处。丰隆穴为古今医学家所公认推崇的治疗痰湿证的首选要穴,具有通经活络、通调脾胃气机,能使气行津布,中土得运,湿痰自化的功效。三阴交乃足三阴经中气血交会之处,除可健脾益血外,还可调肝补肾。刺激该穴可以把体内的湿、浊、毒素排出体外。中脘别名上纪、太仓、胃脘,是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用。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具平肝潜阳、行气解郁之功效。方中诸穴相辅相成,达到行气活血、疏肝利胆、健脾化湿清热、降低血脂、调节免疫功能,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的发生。

猜你喜欢

  • 这种当季水果不仅能乌发补肾,还能养颜抗衰!

    春夏之际,桑葚正当时。眼下又是桑葚上市的时节,对热衷于养生的朋友来说,这酸甜可口的果子,可是一味“良药”。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我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历代医家也极其推崇,在民间更是有“人间圣果”、“补血果”之称。中医将药食同源的中药称为“

  • 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坏习惯!

     夏季体内湿气太重,会导致我们身体不适、胃口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想要摆脱湿气,除了用一些中医祛湿方法祛除湿气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都可能会加重湿气。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习惯。会让

  • 中医药膳养生的分类与特点

    药膳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膳食疗是通过食物与药物的结合,以达到养生防病,滋阴壮阳,促进疾病病人康复等作用。那么中医的药膳养生都有哪些特点呢?药膳又是如何分类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药膳的分类根据药膳的目的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种

  • 什么是紫苏?吃点紫苏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紫苏在中国通常被用作传统中药,而日本人则主要将其用于烹饪,特别是在吃生鱼片时和食用刺身时。在我国一些地区,紫苏还被用作蔬菜或茶。紫苏是我国流传千年的名药,一片小小的叶子,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很多的部位都是可以食用,可以说全身都是宝。什

  • “车前草”是个宝,用它来煮水喝,身体会收获哪些益处

    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对于车前草这种植物并不陌生,在很多的资料当中都有记载,这可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车前草又叫猪耳朵草,它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且生命力比较完全顽强,分布范围特别广,小时候经常会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知道车前草是可以入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