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泛酸激酶结构揭示抗生素耐药机制

泛酸激酶结构揭示抗生素耐药机制

是什么使得一些类型的细菌对一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美国圣·犹大儿童医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个现象背后的一个令人惊讶的研究结果为人们了解儿童所患的一种罕见的大脑退化疾病——泛酸激酶相关神经退化症(PKAN)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对泛酸激酶的三维结构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将抗生素耐药性与这种大脑疾病联系在一起。该研究的结果刊登在8月16日出版的《结构》(Structure)杂志上。

泛酸激酶能触发辅酶A(CoA)产生过程的第一步,而CoA则是所有生命体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分子。CoA在细胞从脂肪酸和糖获得能量的能力中起到关键作用。细菌也需要CoA来形成它们的细胞壁。泛酸激酶的职责就是分别“抓”住一种泛酸(维生素B5)和另外一种含有磷酸基团的分子,接着该酶将磷酸基团移走并连接到泛酸上。在人类中,这种酶产生的某些突变能妨碍将磷酸连接到泛酸上的能力,从而减少CoA的制造并导致泛酸激酶相关神经退化症。

研究人员已经知道一类叫做泛酸氨基化物(pantothenamides)的抗生素能够模拟维生素B5并进入这种酶中,从而抑制细菌产生脂肪酸的能力。不同类型的细菌会形成自己独特版本的泛酸激酶,如I、II、III型。

这个研究组此前还确定出I型泛酸激酶的结构和功能。他们想知道结构差异很大的II型和III型泛酸激酶如何行使相同的功能,为什么具有III型酶的细菌会对pantothenamide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此外,研究组还希望通过比较细菌的泛酸激酶和人类的泛酸激酶来更好地了解人类患PKAN的病因。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晶体学技术获得了II型和III型泛酸激酶以及它们与泛酸和ATP(提供磷酸基团的能量分子)相互作用时的三维图像。

首先,研究人员结晶了这种酶的样品并用X射线轰击该结晶晶体;然后,他们利用产生的光衍射模式构建出不同类型泛酸激酶扭转、折叠氨基酸链的计算机三维模型,以及它们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的模型。

当研究这些图像时,研究人员意识到构成每种类型酶的单体(亚基)是由差异很大的氨基酸链构成的,但是它们却折叠成几乎相同结构的三维单体构型。这一发现令研究人员非常惊讶,因为每个链上的不同氨基酸具有不同的尺寸和生化特征,因此它们应该是不可能形成相同的三维结构的。

这个现象还不止于此。接下来的分析显示,每对相同形状的单体能以一种新颖的方式相互结合,从而形成同一个酶的两个版本,虽然它们看起来不像,但却行使相同的功能。研究人员分析说,两种类型酶的编码基因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进化而来。这个共同的基因发生进化并形成最终的II型和III酶结构,虽然外形和工作方式不同,但起到的功能却相同。

这些三维图像揭示出两种类型的泛酸激酶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执行相同的任务,而且还表明金黄葡萄球菌中的II型泛酸酶在它的氨基酸链的环和扭转处有一个空出来的“洞穴”——正是这个“洞”让pantothenamide抗生素滑进酶的内部。但是,假单胞菌的III型酶则没有这个洞,因此抗生素不能进入酶中,正是这一结构使假单胞菌对这类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猜你喜欢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感染性休克中医诊疗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宣达渗利止吐泻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避瘟用温初探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