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产妇钙流失易导致牙齿松动奶水少

产妇钙流失易导致牙齿松动奶水少

初为人母是件高兴的事,可好多妈妈在生完宝宝后,却出现腰酸背痛、牙齿松动症状,甚至有人还出现了骨质疏松。

为什么产妇容易缺钙呢?里面可大有学问,而补钙也不是盲目地补,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是如何给大家支招的。

案例收集医院:福建妇幼保健医院

刚坐完月子牙齿就松了

王女士在今年2月初当了妈妈,那高兴劲甭提了。可唯一遗憾的是自己奶水不足,每次看到宝宝饿得哇哇叫时,可心疼了。婆婆为了给她下奶水,天天炖鸡汤、排骨汤,可还是不管用。想去医院问问医生,婆婆还不让出门,说“这月不能出去,不能吹风”。

这一拖问题就来了,“月子”还没结束,王女士感觉奶水越来越少,牙齿也开始松动,浑身还很酸痛。好不容易熬过了一个月,王女士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她钙流失太多,患了骨质疏松症。

专家指导:喂1000ml母乳将损失340mg钙

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侯建明主任医师说,对于刚生完宝宝的妈妈来说,发生钙流失而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非常大。“产后女性一般会丢失8%-10%的钙含量,哺乳期妇女一年可丢失7%-10%的骨量,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哺乳期的妇女要将体内的钙转移到婴儿身上,钙的需求量增大;而婴儿所需的钙则从母亲的储备中获取。”

在哺乳期,每100ml母乳中含有34mg钙,乳汁分泌越多,消耗钙量越大,每天以1000ml乳汁计,母体通过哺乳要丢失340mg钙。在整个哺乳期,不论乳母饮食中钙量是否充足,乳汁中钙的含量都比较稳定。如果饮食中钙供应不足,母体就要动用自身骨骼组织中的钙来维持乳汁中钙的稳定。有营养学家做过乳母体内钙代谢研究,发现所有的乳母均要动用骨骼中的钙来补充乳汁中的钙含量。

牙齿松动与“月子里刷牙”没关系

孕期妈妈生产后,发现本来整齐漂亮的牙齿松动了。这是为什么呢?老传统说“产后刷牙伤了原牙,才会牙齿松动”,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科学,医生说,这主要是缺钙。产后的妈妈缺钙不仅牙齿容易松动,还容易得骨质疏松,甚至会直接危害下一代人的健康。

侯大夫说,产后特别是哺乳的妈妈,每天大约需摄取1200mg钙,使分泌的每升乳汁中含有300mg以上的钙。乳汁分泌量越大,钙的需要量就越大。

可哺乳妈妈在产后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泌乳素水平较高。因此,在月经未复潮前骨更新钙的能力较差,乳汁中的钙往往会消耗过多体钙。

缺钙还可能导致乳汁少

有些妈妈产后乳汁不足,主要是营养不良和内分泌功能不协调所致。

“钙是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剂,如果缺钙,则有可能使乳汁分泌减少,含钙量低,影响婴儿骨骼进一步发育,并且还将继续损害乳母骨骼的健康。”侯大夫说,这时如不补充足量的钙,就会引起腰酸背痛、腿脚抽筋、牙齿松动等“月子病”,甚至发生骨折;还会导致婴儿发生佝偻病,影响牙齿萌出、体格生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有的孕妇生产后就停止补钙,这也不对。因为母乳含钙虽然比牛奶与奶粉少,但却更容易被宝贝吸收。哺乳期间,母体内仍需补充大量的钙,以偿还给予宝贝的“钙债”,所以哺乳期仍需比平时多补钙,来不得半点马虎。

生产10天后应该多晒太阳

在现在家庭中,很多生完宝宝的妈妈都要按传统“坐月子”。她们被要求产后一个月内呆在家里,躺在床上,不活动,不能吹风等,侯大夫说,其实这样对产妇已过度保护了。

统计显示,40岁以上的中国女性骨关节炎患病率超过50%,这与中国女性刻意“坐月子”的弊端息息相关。中国产妇应改变传统的“坐月子”陋习,生完孩子10天后,就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晒晒太阳,以防止自身骨量流失,引发骨质疏松。

他说,这种“坐月子”的陋习对产妇是弊大于利,最终可能导致产妇缺钙,很多产妇在哺乳期落下腰疼、腰肌劳损的病,与胎生期缺钙有关。(本报记者 陈懿萍 韩娜)

猜你喜欢

  • 拔罐时间多久为宜

    拔罐时罐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种材质的罐负压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钟为宜,因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直

  • 先拔罐还是先洗澡

    火罐和洗澡顺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绝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发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皮肤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发其他疾病。

  • 拔罐黑紫色说明什么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补脾胃的中药方子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

  • 脸上出汗怎么回事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发生改变,则为病理现象,颇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况人体的头面部容易出汗,因为头面部人体的一身阳气所在,头为诸阳之首,所以阳热之气首先表现在面部。因此,活动后,特别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