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外感发热或感染性发烧者忌食物品

外感发热或感染性发烧者忌食物品

忌食物品

外感发热或感染性发烧者,忌食下列食品。

糯米

性味甘温,滋腻黏糯,若作糕饼,更难消化。故外感未清,火毒未消者,食之则外邪难解,火毒益甚,切勿食之。

牛肉

甘温益气之品,其补气作用犹如中药黄芪。正如《韩氏医通》所云:“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感染性发热之人,宜清而忌补,故外感发热之时,忌食牛肉。

狗肉

为温补食物。《本草经疏》中指出:“狗肉发热动火。”《本草纲目》中还说:“热病后食之,杀人。”凡属外感发热和感染性发热者,切勿服食。

羊肉

《中药大辞典》中指出:“凡外感时邪或内有宿热者忌服。”这多指外感发热和感染性发热之人,外邪未解,邪毒未尽,故当忌食。

羊髓

能益阴补髓,润肺泽肌,但感冒发热或感染性发热时,忌食之。清·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明确告诫:“外感咸忌。”

鸡肉

感冒发热和感染性发烧者,忌吃鸡肉。正如《医林纂要》所说:“鸡肉肥腻壅滞,有外邪者皆忌食之。”鸡肉性质甘温,食之更有助热生火功,加重发热者病势或引起高热动风,故凡发热者忌食鸡肉。

鸡蛋

当感冒或感染性高热之时,因消化液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的活力下降,故当忌吃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鸡蛋,否则会引起食欲下降,消化不良,不利于热病的康复。

鳗鲡

俗称白鳝,性味甘平,有补虚羸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凡感冒发热或感染性发热期间,不宜过食滋补食物,以防病邪不去。所以,清代食医王孟英明确告诫:“多食助热发病,时病忌之。”

鲫鱼

性味甘平,能益气补脾,凡感冒发热或感染性发热期间则忌食之,正如清代食医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所言:“鲫鱼,外感邪盛时勿食,嫌其补也。”感冒之人,法当解表祛邪,切忌补益,否则有闭门留寇之弊。

杨梅

性温、味酸甘,根据前人经验,发热者忌食之。如《本经逢原》中说:“血热火旺之人不宜多食。”《随息居饮食谱》亦云:“诸病挟热者忌之。”《开宝本草》中也记载:“多食令人发热。”

猜你喜欢

  • 艾灸神阙的神奇功效是什么?

    神阙穴靠近我们的肚脐附近,在这个地方一般是不主张针灸的,尤其是小孩子,如果神阙穴附近做针灸非常容易导致感染,但是艾灸是可行的。艾灸神阙穴尤其适用于那些身体虚寒或者是胃肠功能弱的人。神阙穴艾灸功效不错,能对过敏性鼻炎加以治疗,可增强免疫能力,

  •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是每个女人这一生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不要总是闷在家里,要多出去转转,一个人别在家里更容易小心眼,钻牛角尖。另外,还要注意调节自己的生活习惯,每天约好三五好友出去锻炼一下身体,积极的参加社区活动,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那么

  • 月经期洗头好吗

    月经是每个女人每个月都要经历的生理现象,一部分女性朋友到了经期,身体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殊不知,女性月经期间的生活习惯还是有很多禁忌的哦,老一辈人经常会跟我们说,经期不要洗头。很多女性朋友特别是年轻肯定受不了一周不能洗头,都会问月经期洗

  • “三九天”穴位按摩巧养生

    习武之人都知道,人的穴位也是需要经常按摩的,经常按摩穴位,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三九天,天寒地冻,人很少活动,经络不通,血液循环也比较差,人的免疫力比较低。因此,营养养生专家建议,“三九”天穴位按摩巧养生。那么,需要按摩哪些穴位呢?

  • 捏脊治病的穴位,小儿捏脊可以治什么病

    捏脊治病其实主要针对的是小儿,小儿不好带,总是爱哭闹,吃饭不香,其实都是身体抵抗力不好,免疫力地下引起的,而通过捏脊的方式,则能改变这些现状,让小儿变得越来越强壮,但是也有很多家长不了解捏脊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到底应该怎样捏脊,捏脊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