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过敏反应不可小视

中药过敏反应不可小视

与西药相比,中药药性温和,毒副反应较少,但作为药物它同样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反应,其中过敏是最为常见的。有人对文献报道的中药的不良反应从1980~1999年发生的例数进行统计,不良反应报道共计2732例,其中过敏反应1577例,占第一位。

研究表明,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反应(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休克、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药物热等类型,其中以皮肤反应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热的兴起和中药的不断开发应用,中药所致过敏反应的报道亦逐渐增多。但是相对西药来说,中药的过敏反应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多原因导致中药过敏

药物的种类、剂型和患者的体质等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过敏。

剂型中药剂型包括注射剂、口服液、胶囊、丸剂、外用的贴膏、药膏等,其中注射剂引起过敏是最常见的。有资料显示药物不良反应中中药占14%,中药注射剂又占14%中的75%。产生的原因与产品质量(比如提纯度差)、病人的过敏体质、不合理用药(比如:不合理的药物配伍、与其他注射液的混用——可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40%、药物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等)等有关系。

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常为全身性的,症状严重,需要高度重视。可引起过敏反应的中成药注射液(或粉针剂)有:双黄莲、穿琥宁、清开灵、鱼腥草、脉络宁、刺五加、茵栀黄、川芎嗪、肝炎灵、灯盏花、(复方)丹参、(复方)柴胡、复方当归、复方地龙、蝮蛇抗栓酶、参麦、黄芪、华蟾素、血栓通等。

口服中成药引起的过敏相对较少,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应(药物过敏性皮炎),也有报道口服六神丸引起喉头水肿的表现,有过过敏报道的口服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云南白药、大活络丸、小活络丸、牛黄上清丸、六神丸、桂龙咳喘宁胶囊、心脑舒通胶囊、清开灵胶囊、水蛭胶囊、壮骨伸筋胶囊、地奥心血康胶囊、板蓝根冲剂、心清宁片、络欣通片、复方丹参片、正清风痛宁片、银黄含片、五味子糖浆、急支糖浆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西药合用可能导致过敏,近年来中西药合剂日益增多,例如维C银翘片、复方大青叶片、感冒清等,这些药物都有使用者过敏的报道,而且好多患者单独使用上述药时不过敏,但是合用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需要引起重视。外用药如红花油、麝香壮骨膏、京万红擦剂、筋骨宁贴剂、阳和膏等也常见过敏发生,主要表现为接触性皮炎。

药物种类中药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虫类药物是最常见引起过敏的,临床上很多医生对此也有较多认识。但是植物类中药引起的过敏也不少见,现已知许多花粉(如槐树花、柳树花、椿树花、菠菜花等)是重要的过敏原,花粉之间具有共同的抗原,尤其同科属花粉,它们之间可发生交叉反应。

据目前了解,菊科、蒿科、豕草科属花粉均具有强力的共同抗原,多数是酸性蛋白质,分子量大于1万,其抗原活性取决于完整的蛋白质结构。这些花都是植物类的中草药。中草药过敏反应可有各式各样的表现,产生机理不完全相同,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已知可致敏的中草药已有100多种,可引起过敏反应的常见中药有:鱼腥草、穿心莲、板蓝根、番泻叶、丹参、红花、大黄、山豆根、白僵蚕、三七、乳香、人参、冰片、紫草、雄黄、石膏、葛根、水蛭、地龙干、蜂乳、辛荑、苍耳子、大青叶、川贝、鸦胆子、胖大海、乌贼骨、熟地、柴胡、蟾蜍等。

体质中药过敏往往与用法、用量关系不大,而是与个人的体质差异有关,如传基因、体内代谢酶及免疫系统等。

还有一类过敏与中药有关,如补骨脂、白芷、竺黄、荆芥、防风、沙参等这一类具有光敏性的中药,患者服用后对光敏感性增加,可能出现日光性皮炎等,在临床应用中应该注意。

中药过敏反应可避免

为防患于未然,应遵医嘱对症用药。首先,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做到:单独使用、药物浓度要淡、速度要慢。据调查,凡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大多为过敏体质的人。医生在临床上应对此高度重视,要详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慎重用药,并应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加做皮试。

总之应遵循以下原则: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严格掌握病性(寒、热、温、凉)和适应证;注意病人过敏史和体质;避免大剂量、高浓度使用;避免合并用药,使用中药注射剂与西药之间应冲管,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注意检查药品外观(沉淀和透明度肉眼检查)、生产厂家、有效期和批号;加强用药监护(注射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和应急抢救准备(药物过敏急救);严禁在家自我注射。

对于有花粉过敏史者慎用野菊花、紫苑、苍术、款冬、草红花、小蓟、大蓟、蒲公英、苍耳、茵陈蒿、青蒿、艾、牛劳子、佩兰、野菊、菊花等药物;异种蛋白过敏者,慎用虫类药;外用药一旦发生接触性皮炎则立即停用,给予抗过敏治疗。

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尤其是过敏体质或体质虚弱者更须谨慎用药,一旦有过敏症状立即停药,症状轻者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或维生素C、钙制剂等治疗,症状重者如过敏性休克患者应立即送医院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呼吸兴奋剂、升压、吸氧等综合救治。

正确认识中药的过敏反应并注意防治结合,就一定能避免很多意外的发生,并且让中药在临床上发挥很多西药所没有的优势作用。

猜你喜欢

  • 西瓜皮的功效与用处

    一、消暑利尿。将去除外层硬皮的西瓜皮切成小块或小块,放入水中煮沸,加入西红柿、鸡蛋和调,喝汤吃瓜皮。2.缓解牙痛。中医认为西瓜皮可以治疗炎热、口渴等疾病。西瓜皮除泡茶外,晒干后加入少许冰片,敷在牙痛处,可缓解疼痛。3.美肤。西瓜皮含有高维生

  • 肺胀病,肺肾气虚、痰瘀内阻型

    方药:生黄芪60g,生白术10g,蜂房10g,炙麻黄10g,杏仁10g,炙枇杷叶15g,炙百部10g,淫羊藿20g,厚朴10g,桃仁10g,红花10g,炙水蛭3g,沉香(冲服)3g。7剂,水煎服,分次温服。

  • 被毒蛇咬伤该怎么做

    5月5日,我们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夏季是蛇伤的高发季节。被毒蛇咬伤该怎么办?首先,立即远离被蛇咬伤的地方。如果蛇咬了它,你可以用棍子或其他工具促使它离开;如果你在水中被蛇(如海蛇)咬伤,你应该立即将受伤者移到岸边或船上,以避免溺

  • 中暑发病骤急,抢救应及时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急性疾病,其特点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中暑严重,体温大多在39℃以上,患者面色苍白,有昏厥等症状。如果发现中暑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让患者喝一点

  • 药膳调理失眠

    莲子百合瘦肉汤。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莲子性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