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西医治消化系统疾病

中西医治消化系统疾病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已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在某些疑难病方面亦显露出更大的优势和苗头。现择其著者,以示其概:

胃病方面,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中,临床证候改善较西药快速而显着,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性病变消退明显,对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也显示出一定的缓解和逆转作用。中药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明显,并能减少复发。中西药结合抗Hp的三联疗法不仅其根除率可达到90%以上,而且具有副作用少、费用低、疗效稳定和依从性好的优点。肠病方面,中药的全身辨证用药加局部灌肠给药或中西药结合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或相似于西药,其疗效稳定、副作用少,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中药对改善胃肠道各部位的动力紊乱均具有很强的调理作用,尤其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更为其他西药所莫能及,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值得深入发掘。

中西医治疗病毒性肝炎在改善临床症候和肝功能损害上,疗效较西药明显,在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和调节营养代谢失调方面也不逊色,尤其是防治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更显示出卓著的效果,非西药所能及。

此外,胆胰疾病方面,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有良好的效果,虽炎症消退与西药相差无几,但症状好转快,疗效巩固。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仅用中药就能治愈,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实验研究证明,通里攻下法和活血化瘀法对重型胰腺炎并发的肺损伤、胰腺血循障碍,肠屏障破坏都有很好的保护和改善作用,为疗效提供了细胞分子学的理论依据。在以上这些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取得的疗效为发展新的学术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为有了好的疗效,并能阐明其疗效机制,其中就必然存在某种值得探索的科学理论依据。

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疾病虽然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距离创建中西医结合新消化病学的要求仍然相差很远。所以,我们认为今后要搞好中西医结合工作,首先要抓住重点,认准突破口,狠下功夫,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首先,要在“疑难病”治疗中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例如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虽有一定疗效,但其确切效果仍需进一步扩大验证,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防治上。消化性溃疡病的近期愈合,中西医疗效大致相似,但复发率很高。因此,提高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发展方向。加强对胃肠道癌前病变、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和伪膜性肠炎等疑难疾病的防治和研究。

目前认为慢性非感染性、尤其是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大多数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彻底阐明,但这类疾病临床上发病率很高,症状繁多,反复迁延,常给病人带来痛苦,一般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满意。而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通过辨证论治,也就是结合患者的社会心理、体质、生物和环境等诸多影响因素,加强“针对性”、“个体化”和“综合性”治疗,常能取得突出效果,这正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和特色,是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 肝气郁滞总是反反复复,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然后这个患者肝气郁滞呢,她也看了很多次,经常吃一些药,有时有点儿效果,但是总是反反复复不太好,这个是为什么呢?咱们来看一下这个肝气郁滞的一些特点啊,第一个就是病情变化多样,症状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今天是胃疼,明天是头疼,发脾气,吃不下饭,

  • 湿热寒湿,中医四招教你自查

    中医认为这个湿邪是最难以祛除的,湿邪粘滞,这它的特点不容易祛除。我们在祛湿之前呢,一般都分辨是湿热还是寒湿,目前在临床上看是湿热居多,寒湿特别少,因为你寒湿的治疗虽然有湿,但是因为用温阳化湿的治疗还是比较单纯一点,湿热的治疗呢,既要清热又要

  • 嗓子总感觉有异物,吐不出咽不下,当心是它在作怪!

    前段时间在门诊接诊的一个患者,是一个60多岁的一个女性,体态稍微偏胖一点,她自己说,平时啊就有清嗓子的习惯啊,总是感觉咽部有痰啊,咳嗽几声能咳出少量的痰,嗓子阻塞这个异物感呢,这个症状是非常明显的。有时候吃完饭以后会更明显,更严重一些。做的

  • 经常失眠怎么办,从这四点入手,让你一觉睡到天亮!

    今年再来跟大家聊一聊失眠啊,有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夜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啊,有时候睡着了呢,还会容易醒,接着就会有心烦气躁,甚至影响到食欲啊。在我们消化科呢,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啊,还有许多呢,都归于了这个焦虑和抑郁,也有的人在吃这个抗焦

  • 反酸烧心反反复复总不好,中医一招搞定他。

    当时年轻也没当回事儿,嗯,现在他已经是中年了,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了,他平时呢,就是经常吃一些拉唑类药,我们叫做质子泵抑制剂,大家所说的叫什么什么拉唑,但是呢都没有什么效果,就是说他总是有烧心,反酸水儿倒是不多。但是每天都要吃药,有时候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