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季养生的三大建议

秋季养生的三大建议

秋季养生三大建议

秋天气温多变,对人体最大的危害之一,就是肠道细菌感染而造成的胃肠功能紊乱和腹泻频发。天气逐渐转凉还会使人出现身体上的种种不适,特别是一些胃病,秋凉的刺激会使胃病复发,重症还会引起胃出血、胃溃疡等并发症。因此,秋季饮食应顺乎时令,既要防燥又要保护好肠胃。

选择防燥饮食

秋天上市的鱼肉、蔬菜、瓜果品种繁多,但食用时应该选择防秋燥的护阴、滋肾、润肺的食物。鱼肉应该是泥鳅、鲥鱼、白鸭肉等,蔬果应该是花生、山药、白木耳、橘子、白果、梨、红枣、莲子、葡萄、甘蔗等柔润之品。

若出现皮肤干燥、皲裂和口角炎等症时,应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蜂蜜等;若秋燥引起肺虚时,可用百合、薏米仁、淮山药、蜂蜜等益补肺气;若出现阴虚征象时,可用核桃肉、芡实、雪梨、藕汁及牛奶、麻仁、海参、猪皮、鸡肉等分别滋养胃阴及肝、肾。

在食用时可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正确选用食疗方法,如:用银耳10克,以温水浸泡30分钟,加冰糖和水,煮沸至银耳烂熟的冰糖银耳汤,具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的功用;用红枣10,大梨1只,冰糖适量,置火上煮熟即可食之,红枣炖梨,有润肺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用百合30克清水泡软、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加水煮成的百合粥,每天早晚食用具有滋阴润燥、清心安神之功效。

增加热量供给

秋天,特别是深秋时分,人们可通过饮食增加热能的供给,多吃鸡、鱼、肉、蛋、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易消化食物。

防病防秋膘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腹部着凉后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因此应注意食品的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秋天气候凉爽,味觉增强,人体食欲大增,汗液分泌减少,易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肥胖,且暴饮暴食会加重胃肠负担,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因此应该注意食量的控制。

猜你喜欢

  • 自汗、盗汗,调理汗证

    如果白天经常出汗,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称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气虚引起的。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疲劳、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有畏寒等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甚至弄湿衣服和被子,这被称为盗汗,主要是由阴虚引起的。常伴有手脚热、口干咽

  • 夜尿多,真的是肾不行了吗?

    68岁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症。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夜间睡眠,白天没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园,他也只敢在公共厕所周围活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和大多数病人一样,老李一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老年肾缺乏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直到

  • 医药膳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药膳,简称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原则组织不同药物(中药)和食品,采用传统饮食烹饪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形成具有独特特色、香味、味道、形状、效果、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特殊饮食。药膳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取药性,用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肾虚?

    说到肾虚,大家都很熟悉。腰痛是肾虚吗?肾虚是肾脏问题吗?肾虚会导致透析吗?什么是肾虚,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肾虚。肾脏是人体的先天性基础,任何疾病在特异性表现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肾脏缺乏的表现。肾脏精气的强度是影响人类衰老的重要物质基础。而长期疾

  • 蜂蜜的功能与作用

    蜂蜜,也被称为冬季酿造。这主要是因为蜜蜂收集和酿造的困难。宋代大诗人苏哲在《第二韵王适元日,曹焕的第二首歌》中写道:井底屠酥浸泡老方,冬季在床头酿造琼浆。蜂蜜采用百花精华,被称为女性美容圣药。经常吃蜂蜜可以让人们脸像桃花。它对妇女、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