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葛根素是从中药材葛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其制剂葛根素注射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治疗。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发现该药有发热、变态反应、溶血反应和肝、肾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药物致热反应:葛根素注射液引起发热反应有较多报道,大部分患者在静脉输注后l0~18天内发生,也有部分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即出现发热。患者先感畏寒、寒战,后感口咽干燥、皮肤燥热、面色潮红、无出汗、咽喉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肺部听诊无异常。体温骤然升高,最高达40.1度,为弛张热型。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再次用药后,体温又上升,停药后体温再次恢复正常。葛根素引起发热的机制可能与疗程过长,药物累积引起毒性作用有关,也可能是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前列腺素E的合成与释放增加而引起发热。

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葛根素致药疹、皮炎的病例多有报道,有的双眼睑严重肿胀,并有表皮剥脱;有的伴发热;有的表现为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面部、双手肿胀,双眼睑充血、水肿;有的引起喉头水肿,患者口腔内黏膜肿胀,言语不利,呼吸困难,口唇及舌根水肿。

过敏性休克是葛根素的严重不良反应。乌鲁木齐铁路局中心医院心内科王焱等报道3例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者。患者分别于第3天、第8天、第9天输液中或输液毕,出现口唇发绀、憋气、心悸、肢端湿冷、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抗休克综合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葛根素单体聚合制剂中所含残留的不纯物质具有抗原性有关。

严重溶血反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叶艳平等报道4例患者应用葛根素静脉滴注引起溶血反应,其中2例为严重溶血,血色素下降至55克/升,1例患者溶血后出现心绞痛发作;3例患者的溶血在用药第8天出现,此前患者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皮疹、瘙痒、腹痛或胸闷,其中有1例患者还出现了茶色尿。葛根素引起的溶血反应机理为I型变态反应,属抗原抗体反应所致的红细胞破坏。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输血科朱玉珍运用药物模拟试验手段,在1例再次静滴葛根素过程中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血样中,查到了IgM型抗葛根素药物性抗体,证实了该例病人血管内溶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确系抗葛根素药物性抗体所致。

肝、肾损害: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辛培乾等报道2例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致丙氨酸转氨酶增高:一例因心绞痛予葛根素静滴,8天后自觉肝区不适、厌食,查肝功能,ALT(丙氨酸转氨酶)由入院时22单位/升升至103单位/升;另一例因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心肌缺血予葛根素治疗,7天后患者出现肝区不适、厌食、厌油腻,查ALT明显升高,停药后恢复正常。这两例患者停用保肝药后继续其它药物治疗,ALT未再升高。葛根素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可能与长疗程用药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窦房结功能抑制:广东省电力医院周春生等报道2例葛根素致窦房结功能抑制,患者因高血压心衰和脑梗死接受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分别在葛根素治疗13天和2天,突然胸闷、头晕、颜面苍白,心率降至40多次,P波消失,经阿托品治疗可恢复窦性心律,没有合用其他减慢心率的药物,表明窦房结功能静止是葛根素所致。分析葛根素引起窦房结功能抑制的原因,除与静滴速度过快和药物积蓄有关外,可能与葛根素改变了心肌细胞自律性,减弱0相去极化幅度及速率,延长不应期的作用机理有关。

猜你喜欢

  • 海盐热敷疗膝盖

    膝盖是一个特别怕凉的一个结构,特别是中老年朋友膝盖不好,就会觉得这一着点儿凉马上就不行了。怎么办呢?教你一个妙招,就是热敷,热敷的时候可以简单就用海盐,这种盐袋子里面装的这种粗盐粒子,然后加热一下之后敷腿上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要烫伤,

  • 颈椎病怎么才能治好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治疗绝大部分类型的颈椎病。那么也可以配合中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效果会更好,同时注意姿势。比如说我们常见神经根型颈椎病,还有一类很常见这个交感神经刺激。这一类的颈椎病,它这个症状从头到脚都会有,这一类效果是

  • 拉肚子减肥有用吗

    拉肚子是可以减肥的,但是它属于一种不健康的减肥方法,它减掉的不是脂肪,而是身体里的水分,对身体的危害较大。长期腹泻是吃进去的食物营养和水分没有得到充分的吸收就排出体外,容易导致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导致腹泻的原因很多,如果腹泻

  • 四种食物越吃湿气越重

    一、含糖多的食物。中医讲,甘入脾虽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对于有湿气的人来说,不适合多吃。二、生冷的食物。中医讲,寒凉伤脾,伤脾后,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也容易促进湿气生成。三、油腻的食物。煎炸烧烤食

  • 熬中药前先泡药材

    需要煎熬的中药都建议尽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中药材因骤然受热,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变硬,从而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药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