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药护佑艾滋病患者健康

中医药护佑艾滋病患者健康

安徽省利辛县中医院是国家首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基地,于2004年9月启动以来,承担着全县艾滋病患者的中医药治疗及科研任务。截至今年3月底,该院采用中医药治疗320例患者,取得了明显效果,不仅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还改变了美国专家对中医药的态度与看法。

美国专家:“你吃中药试试吧”

利辛县是国家级贫困县。1995年之前,该县一些农民因生活所迫而卖血感染了艾滋病,并于2000年之后陆续发病和死亡,其中中町、刘集、旧城3个乡镇最为集中。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在该县设点进行关爱救助,包括艾滋病患者的临终关怀、救助艾滋病患者孤儿,开展各种培训以及捐款捐物。美国克林顿基金会也在此建立了中美合作艾滋病临床医生利辛培训基地。主要工作一是培训全国治疗艾滋病的临床医生,二是到基层采用鸡尾酒疗法救治艾滋病患者。

来自美国的尼克博士是该基地的第一任外教,自2004年11月到达利辛后,听说中医药也参与救治艾滋病患者,对此他一直持怀疑态度,主张中药不能吃,吃了也没有作用。有一次,3位服西药、同时也服中药的患者病情加重,到医院进行治疗。得知此情况,尼克博士便说是中药造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服用抗病毒药患者的毒副作用不断显现,纳差、乏力、呕吐、心慌、头晕,致使一些患者不能工作,生活陷入了困境。而服用中医药的患者从不能饮食到正常饮食,从什么活都干不了到能干一切活,从精神萎靡到精神饱满,两种情况的明显对比,也深深触动了尼克,态度也随之变化。一位艾滋病患者问他如何减轻抗病毒药的毒副作用,他耸耸肩表示没有办法,并主动向患者推荐,你吃中药试试吧。

在尼克的影响下,随后接任工作的汤姆博士对中医药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不光参观中医院的科室,了解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理论与方法,还亲自体验中医药的疗效。颈椎稍不舒服,就到该县中医院进行理疗、按摩,认为中医院大夫的手法正统、规范,疗效明显。

艾滋病患者:“中医药改变了我的生活”

该县中町镇张板桥村艾滋病关爱治疗中心乡村医生武林海告诉记者,村里确诊56人患艾滋病,采用抗病毒药治疗的有43人,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有31人,中西药都服的占多数。当初进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时,艾滋病患者也持观望态度,真正看到同村的患者服用中药汤剂后能吃饭了,能干活了,也都主动要求服中药,而且服药热情非常高。

46岁的代某和当村干部的丈夫,都是因为卖血于2001年被查出患有艾滋病,如今丈夫已经去世4年了。代某采用抗病毒药治疗后,免疫力有所提高,感冒、发热少了,但头晕、呕吐、乏力,吃不下饭,也不能下地干活,整天躺在床上。自从服用中药后,代某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家里10多亩地的农活自己干,农闲时还承包了窑厂的活,生活逐渐好转。她感激地说,中医药改变了我的生活,我要感谢政府,感谢中医药!

如今是一家水泥预制厂负责人的老侯,1995年艾滋病发病时,转氨酶高,小便黄,厌油,不得不长期休息,家里生活一度陷入绝境。2003年服抗病毒药,因副作用大依然不能工作。2004年服用了中药,他感到症状明显减轻,还能吃少量的猪肉,身上有力气了,精神也好多了,并与正常人一样干活、做生意。他还在自己的厂里,安排了一半以上的艾滋病患者,帮助他们生产自救。

中医院长:“加强创新研究是关键”

该县卫生局副局长、县中医院院长董月灵介绍,全县服用抗病毒药的有460人,服用中药的有320人。2004年,国家给予该县150个名额进行中医药免费治疗,2007年增加到250人。当初,他们仅选取30多个艾滋病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观察,随着患者发热、纳差、腹泻、皮疹等症状不断缓解,患者人数逐步增加。2005年超额39人,2006年超额64人,截至今年3月已超额70人,还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中医药之所以植根于当地艾滋病患者心中,还在于他们的不断创新。由于患者长期服用汤剂,难以坚持,导致依从性下降,并出现药品丢弃不喝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多次深入患者家中,与乡村医生交流,决定研制颗粒剂型。2006年5月,他们依据两年来从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经验,结合国家培训方案,总结出4种“中爱颗粒”剂型及一种外洗方。经临床应用受到了患者普遍欢迎,且疗效和依从性均有提高。3个月后进行的调查显示,因具有疗效稳定、携带方便、易保存等优点,100%患者接受颗粒剂型。因此,董月灵体会到,在运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转变理念,勇于创新,既满足了患者的要求,也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和疗效。

同时,董月灵建议,国家应增加中医药免费治疗人数,满足患者需要;除增加治疗经费外,也要给予办公经费,添置专用车辆和科研设备;建设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培训基地,逐级对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对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进行适当补助。(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周 颖)

猜你喜欢

  • 芍药汤加减治痤疮

    李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并认为素体阳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

  • 宣肺通腑法治疗咳喘验案

    刘某,女,53岁,2010年10月24日就诊。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0余年,两日前因接触油漆,出现气紧喘息,自行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后,未见明显缓解,遂到门诊就诊。刻诊见患者气促,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喉间痰鸣,诉夜间喘息不得平卧,咯白

  • 高氏揉捏法治小儿伤食泻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乔某,女,1岁,2011年8月15日初诊。患儿腹泻5天,一日4~5次,大便酸臭如败卵。夹有奶瓣,含少量黏液,神疲,伴呕吐,食欲不振,哺乳后即泻。笔者采用“高氏揉捏法”治疗一次泻止,巩固3次而愈。具体操作如下:揉腹:

  • 月经不调针灸治疗技术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

  • 肝为血室之说不妥——与范铁兵同志商榷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8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载范铁兵“论肝为血室”一文,重提柯琴等“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血室男女皆有”等旧论。笔者认为此说并不妥当。肝脏虽然与血室密切相关,但是如果就说“肝为血室”或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