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参麦注射液导致腹痛两例

参麦注射液导致腹痛两例

参麦注射液为根据古方参麦饮运用现代技术制成的中药注射液,内含红参和麦冬二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红参含有人参皂甙和少量挥发油、糖类、多种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兴奋中枢、增强机体对一切刺激的适应能力的作用,强心和抗过敏性休克作用以及降血糖、改善贫血和增强性功能的作用。麦冬含有甾体皂甙、谷甾醇、氨基酸和葡萄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同样具有强心作用,此外还有抗心律失常、增强心脏耐缺氧能力和抗菌等作用。二药合用,可起到抑制心脏平滑肌细胞钠-钾-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影响钠-钾和钠-钙交换,使钙内流增多,从而起到增强左心收缩功能、降低肺血管阻力和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对心肺疾病疗效显著。

最近,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医生报告,因使用参麦注射液导致腹痛两例。该院医生提醒同道,在为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时,一定要注意类似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确保用药安全。

例1

男性,59岁,因过度疲劳和大量饮酒后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伴大汗淋漓40分钟到该院就诊。患者以往有冠心病和“三高”(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5.8℃,呼吸29次/分,血压40/10毫米汞柱。急性病容,脸色惨白,大汗淋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罗音。心率44次/分,心音乏力,可闻及早搏2~4次/分钟。心电图示:1.急性心肌梗死。2.心律失常(频发性室性早搏)。诊断:1.心源性休克。2.急性心肌梗死。3.心律失常(频发性室性早搏)。立即给予抗休克、强心、吸氧和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加参麦注射液40毫升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加多巴胺注射液40毫克静滴(另管)。当参麦注射液静脉点滴完毕1小时后,患者渐渐出现腹痛,呈阵发性。体查:腹软,无压痛,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0~15次,余未发现异常。初步考虑腹痛是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在密切观察下继续其他治疗,未做特殊处理,腹痛于两小时后渐渐消失。第二天和第三天使用参麦注射液后约1小时,患者出现同样症状。第四天因病性缓解停用参麦注射液,患者未再出现腹痛。

例2

女性,35岁,因反复头晕、头痛伴心悸1年而来到该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以从蹲位转为坐位时明显。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85/55毫米汞柱。心肺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诊断:1.低血压症。2.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加参麦注射液40毫升及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加能量静滴。当输完参麦注射液约1小时时,患者渐渐出现腹痛难忍,大汗淋漓。急查:血压60/30毫米汞柱,其余检查正常。考虑为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给予止痛、升压等对症治疗后1小时好转。第二天在严密观察下缓慢给予上液静脉点滴后,腹痛再度出现,但症状较上次为轻,腹痛于两小时后自行消失。第三天继续上述治疗后腹痛再度出现,但较前一次轻微,处理同前。第四天停用参麦注射液,上述症状未再出现。

我们分析这两例出现腹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个体差异:遗传、年龄、性别、体质和病理状态的不同,从而对药物的反应性不同;二是中药内有效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的蛋白质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加上配伍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新的成分,导致少数过敏体质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三是生产厂家在制备过程中杂质未除尽,不合理的制备工艺导致有害成分增加;四是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阳光照射等不符合要求,都可以使中药注射液内的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以上两例不良反应提醒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在给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或其他中药针剂时,要注意类似不良反应的发生,以避免误诊误治,确保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 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

  • 攻补兼施治疗尿毒症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张某,男性,65岁。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护送来诊。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在湖南某医院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语,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

  • 外寒内湿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2)

    张男。脉象浮紧,重按细滞,舌苔糙白,口干饮多,脘闷不舒,二便均少,寒热头痛,遍体酸疼,是太阳之经,为风寒所束缚,阳明之腑,有湿浊之蕴蓄也,当用表里两解之。川羌活一钱,防风一钱,紫苏一钱,陈枳壳一钱,广皮一钱,赤茯苓四钱,焙黄菊钱半,丝瓜络二

  • 路志正调理脾胃法特点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

  •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浅探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