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桔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桔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野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我国大部分省区也有栽培。桔梗味辛,性温。入肺经。生物学特征 桔梗喜于气候温暖湿润,阳光、雨水充足的丘陵地区,怕风害,故在多风地区栽培要防止倒伏。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桔梗是深根植物,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松疏的夹沙土或腐殖泥沙土种植。

栽培措施 选向阳肥沃的土地,前作以甘薯或花生为好。主要用种子繁殖,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播种季节以清明至谷雨为好,播种前将选好的种子掺10倍的火灰拌匀后播种。直播,在开好的厢面上,将拌好的种子均匀播下,每公顷用种15千克,每公顷用火灰3750千克覆盖,待苗高7厘米左右时,按10厘米株距定苗。移栽时期在冬季封冻前和春季解冻后出苗前均可进行。但以冬季移栽为好。在选好的厢面上开10厘米深的沟,按20~30厘米将桔梗苗平放于沟中。每公顷用农家肥1.50万千克盖于根部,然后盖土,使其成凸形为止。桔梗第1年除草4次,第1次在幼苗期间,由于根浅芽嫩,除草时只能用手拔草。第2次在立夏后苗有2~4片叶子时进行。第3次在夏至前后幼苗生长4~6片叶时可进行行距间锄草,株距间只能用手拔草。第4次在大暑时进行,以后每年锄草2~3次。

追肥每年2次,幼苗期第1次追肥在立夏后,结合第2次中耕除草进行,每公顷用清水粪7500千克(禁止用碳酸氢铵),第2次追肥在寒露至霜降期间进行,先割去梗苗,留1~2厘米的桩子做标记,每公顷用厩肥1.50万千克施入,以后每年春、冬各施肥1次,春用淡水粪或尿素促苗,冬用厩肥或磷钾肥促进根茎生长。在2~3次中耕除草时,发现缺苗要及时进行补苗。

收获加工 白露至秋分为桔梗的采收季节,种植2~3年的桔梗就可收获。割去梗苗,挖起根部,洗净泥土,去掉须根,用竹刀刮去粗皮,在清水中浸泡3~4小时,捞起滤干,放入晒席出晒或烘烤,要经常翻动,使其干燥均匀,烘晒到三成干时,将分枝捏拢,按大、中、小分开进行烘、晒至全干。药材以根条粗长均匀,色白,质坚实者为好。(爱农网)

猜你喜欢

  • 风寒之邪伤到经络怎么办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技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

  • 仲景论消渴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

  • 手足口病病因应为风热疫气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

  • 精工艺 细制作 ——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4)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