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胃脘痛 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验案4

胃脘痛 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验案4

赵天才 董正华 陕西中医学院

王某某,女,40岁,农民。1990年1月3日初诊。患者自幼即感胃脘疼痛,30余年来曾多方治疗,时轻时重,终未根治。近一年来胃脘痛突然加剧,发作时如刀割锥刺,痛不欲生。即住西安某附属医院,经B超、胰胆造影、X线等检查,诊为“先天性肝总管左肝管扩张”。行“胆囊切除术及胆肠吻合术”后其痛更甚,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发作时翻滚呼号,如历酷刑。迭经更医,竟无寸效,患者遂有弃生之念。刻诊:胃脘胀闷疼痛,波及右胁,掣于肩背,痛如刀绞,令人窒息,伴有口苦、食后呃逆阵作,大便干燥,2~3日一行。患者泣述剧烈发作,冬季较频,经期、劳累、进不易消化食物后易诱发,痛时局部拘挛胀闷并引及少腹,有欲小便感,必登厕解溲,历时约1~6小时,用“阿托品”后可暂轻缓,少时又复痛如故。现每日皆发。舌暗红,苔薄白腻,脉沉细无力。证属寒瘀内凝,治宜温中散寒,化瘀止痛。处方:桂枝8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附片8克(先煎),炒枳实10克,香附10克,元胡10克,丹参18克,檀香6克,砂仁8克,炒川楝10克,虎杖10克。3剂,水煎服,日1剂。

服药后胃脘痛略减,纳食觉香,矢气频转而便通,余症基本同前。拟上方加制川乌4克(先煎),细辛3克,虎杖改为12克。服6剂后疼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程度亦减轻,可以忍耐,仍以上方加减继服30多剂而痛除体康。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杜雨茂强调,临证务必详细诊察,认真分析病情变化,鉴别疑似,去伪存真,分清标本先后缓急,抓住主证,紧扣病机,注重辨证,才能正确施治而获良效,否则会贻误病机而致变证蜂起。本案患者其痛势剧烈,且有口苦、大便干燥、胃脘胀闷,颇似热结胃脘,腑气不通之阳明燥结所致。但杜雨茂经仔细推敲,其剧痛而不伴有热感,且冬季易发,舌淡红而暗,苔白不黄,脉沉细无力,辨为寒瘀内凝之胃脘痛,处方遵乌头桂枝汤之意化裁以温中散寒,化瘀止痛,服30多剂而使数十年之顽固性脘痛顿消。此证若误寒为热投以苦寒通降之品,则无异于雪上加霜。

猜你喜欢

  • 自拟方治湿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

  • 表里两解治内热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

  • 滋肝肾愈中风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

  • 自拟方治慢性盆腔炎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

  • 龙胆泻肝汤治酒毒性阳痿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